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陆河县方言(陆河县说什么话)

导语:陆河文化|陆河“漳州话”方言趣谈

在陆河县河田镇和上护镇有一些乡村的村民讲的一种语言叫“漳州话”。

何谓“漳州话”?“漳州话”是客家话分出来的一种方言。这种语言的发源地是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是一个地级市。它是客家人迁徙的集散地之一。陆河人称“漳州话”为“讲漳州”。

“漳州话”传入陆河是在明末清初的300多年前。那时,河田镇圳口村委的张姓、陈姓的祖先开始从福建省漳州市迁到陆河河田居住。在这一时期前后,又有陈姓、张姓和高姓各一人也从福建漳州市分别迁到河田镇布金埔上寨、大径村委和上护镇麻溪居住。他们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在陆河建家立业。现他们的后代有几千多人。上述张姓都是上杭张姓始祖化孙公的后裔。这几批移民也把“漳州话”带进了陆河。

“漳州话”虽然是客家话的一种,但是,它跟陆河多数人讲的客家话是有较大的差异。有些字词声调不同,有些字词音节不同,甚至读音相差甚远。有些字词保持了汉语音节和声调,有些则完全改变。例如:陆河多数人讲“回家”是说:“转”。“漳州话”则说:“归”。(下面1.代表陆河多数人说的语言,2.代表“漳州话”。)1.说“下雨”是“落水”。2 .说“落污”;1.说“水”字是“水”。2.说“费”。“漳州话”还读“摘”为“落”;“听”读“天”;“买”读“美”;“插田”说是“示坛”;“够”读“喇”;“棺材”读“棺柴”(用客家话读)。“漳州话”跟陆河多数人讲的客家话估计有几百个音节不同。在陆河县“漳州话”方言区中,各个地方或各个姓氏之间,有些音节和声调也有所不同,“讲漳州”的程度深浅也不尽相同。“讲漳州”程度最深的是布金村委的埔上寨村的陈姓。

其他地方的客家人若初次与“讲漳州”的人接触,有很多话听不懂,甚至闹出笑话。据传说,很久以前,陆河某地有一对客家妇女是“两姊”“畲勉”(称未生育的女儿的家婆或儿媳的母亲)。一个“讲漳州”,另一个不是“讲漳州”。有一天,“讲漳州”的那位到另一位家里做客。晚饭后,她们聊天很久了,“讲漳州”的那位感到很疲劳想睡觉。她就对“畲勉”说:“‘畲勉’来fuei(睡的意思。非“漳州”客是“斜”的意思”)。听者以为自己坐不端正,就马上坐端正一点。过了一会儿,“讲漳州”的那位妇女又说:“‘畲勉’来fuei”。她的“畲勉”又坐端正一点。“讲漳州”的那位妇女看到对方听不懂,就用对方的语言说:“来睡”。对方才恍然大悟,引起了哄堂大笑。

陆河县现讲“漳州话”语言的地区及姓氏有河田镇圳口村委的张姓和陈姓、共联村委的大部分陈姓和张姓、布金村委埔上寨的陈姓、大径村委的高姓和张姓、上护镇麻溪的张姓和高姓。从圳口村委下园仔迁到内洞村委坑尾头村的的陈姓已被当地其他客家语言同化,现在不讲“漳州话”。布金村委山口自然村的陈姓、共联村委石下村的陈姓和上述地区的罗姓、黎姓、叶姓和沈姓都不讲“漳州话”。在陆河讲“漳州话”只有张、陈、高三个姓氏,总人口近万人。

“漳州话”是客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几百年来,陆河县“讲漳州”的人能和其他讲客的人和睦相处,同舟共济,互相帮助,为国家建设,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了贡献。

(文字/罗新焕)

本文内容由小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