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赵构说非卿不忠非朕不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疑问](赵构说非卿不忠非朕不明)

导语:“非卿不忠,非朕不明”,宋高宗未说完的话中隐藏着什么?

“非卿不忠,非朕不明”,这句话道出了当时宋高宗赵构心中的无奈,也道出了赵构放弃岳飞的决心。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二圣”回归,皇帝谁来做? 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就此时的战局来说,岳飞“迎回二圣”梦想已经有了胜利的曙光。试问:假如二圣真回来了,在“三纲五常”面前,赵构如何自处?难道要将辛辛苦苦拼下的半壁江山拱手让人?如何面对满朝文武的疑虑?毕竟二圣也曾是大宋的君,在朝堂之上,尤其的一些老臣心中,或许二圣影响力远远超过高宗的预计。而从二圣,尤其是钦宗赵桓的角度来说,曾经也是君临天下,大权在握,回来后面对皇权,如何能做到不动心?虽然这些对当时的赵构来说,操作的余地很多,但只要有其他选择,谁愿意看到这类情况出现?因此,赵构不愿意看到岳飞一雪靖康之耻迎回二圣,也才会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退兵,并指示秦桧等人加以陷害。

二是宋金都想议和,岳飞等人沦为利益交换下的弃子。当时朝堂分为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在抗金初期,赵构启用岳飞等主战名将抗金,一来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树立起一个雄才伟略、积极收复失地的天子形象;二来金人步步紧逼,高宗自身难保只好让这些主战将领再拼一回。后来随着宋金连年交战,两国民力疲敝,很多地方十室九空,别说宋抗不住,就是金也有了议和停战方面的考虑。1141年(绍兴十一年),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完颜兀术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就是从此时开始,高宗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采纳了他们的求和政策。也是从此时开始,岳飞、韩世忠等主战将领,成为宋金议和的前提条件之一,彻底沦为弃子,这也造成了一代名将令人捶胸的悲剧。

有上述前因,宋高宗赵构才会说“非卿不忠,非朕不明”这句话。“不是你岳飞对君、对国不忠,也不是我赵构不明白你岳飞是被冤枉的,只是你岳飞一雪靖康之耻迎回二圣的理想和我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更何况,只有你死了,才能和金议和啊!”“非卿不忠,非朕不明”,当时高宗赵构并没说出后半句。现在想来,这一句话完整的应该是:“非卿不忠,非朕不明,而是卿不得不死!”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