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你知道什么是信吗(信是什么呀)

导语:什么是信,信难不难?

物质是生存的基础,信仰是精神的支柱、方向和行动指南。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底层至顶层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超越。

底下两层偏重于物质,上面两层偏重于精神,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是基础。

马斯洛认为只有在满足底层需要的情况下,才会诞生出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只有物质方面得到满足,才有可能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显然过于机械化(西人都这德行,把所有事情都往机械方向靠,包括医学),不过需求层次理论确实比较完整地分析了人类的需求。

修行者

但是他忽视了世界各地过着修行、苦行生活的人群。修行者对物质只有最低和最基本的需求,直接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从生理需要层次直接跨至自我超越,根本不经历其它几个层次。

2.什么是信,信到底难不难?

谈信仰就不能不讲到修行者,因为修行者通常拥有坚定的信仰,普通人的信仰往往掺杂了利益、好处,不纯粹。

修行者讲究“舍”,舍包含两层意思:1.放下、不留恋,2.施舍。有:“头陀不三宿空桑”的说法,头陀晚上就在树底下打坐,怕对某棵树产生依赖,所以两天就要换一个地方睡觉,不停留。

信仰首先要讲个“信”,这个就很难了啊!单纯的“信”是最难的,而信仰的首要条件就是信,以信仰佛为例,见《大智度论》:“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大方广佛华严经》:“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

信为能入的“信”,可以从两方面来释义:1.信三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2.信自己、信自己所信。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求学,到三十岁确定了学问,人生修养就是这样子,真正站起来了。又经历了十年修养、学习,才确定了自己三十岁时所信、所走的路没问题,才真正的不迷惑,不摇摆。

以上说的是信之难。

论语

3.物质重要还是信仰重要

物质重要不重要,自然重要,没有基本的物质支持,人就活不下去了,人都不在了,谈什么信仰?所以基本的物质生活要有保证,再去谈信仰。

这里面有些奇葩现象,比如朋友明明缺钱,偏要对人家说钱这玩意就是王八蛋。

信仰重要不重要,非常重要,一个有思想信仰的人,他的成就绝对不一样。这里说的信仰并不局限于宗教信仰。

伟人童年读书旧址

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代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中华崛起在当时来说只能算是梦想、向往,一百多年过去了,到今时今日才算是看到一点点影子,感觉到有这种可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真正有信仰的人,必然有清晰的梦想与向往,向着自己的梦想步步前行,持之以恒地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实践,以智慧和利众行为照亮世界。

晨熙初露,照亮世界

本文共1000字,感谢能看到这里的朋友。

题外话:听说西方国家已经投票通过我们是发达国家,想不到一夜之间被动跨入发达国家行列,真不知该是喜是悲。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