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洪洞的美食有哪些(山西洪洞美食攻略)

导语:洪洞的美食,看完真的会流哈喇子……

洪洞的美食,看完真的会流哈喇子……

洪洞“妈拖儿”

“麻托儿”是洪洞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也是重八席美食之一,逢年过节或敬神祭祖,必得摆上一盘。“麻托儿”的形状是两根如面条一般的面剂子黏合在一起,谐音也叫“妈拖儿”。表达人们不愿亲情分离,希望亲人永远在一起。

醪糟蛋花汤

洪洞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于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长的糯米,还因为用独特的灶具与奇特的酿制方法。

烹制洪洞醪糟,需先制作一个特别的风匣炉,状如打铁炉,炉口直径26厘米左右,通炉膛前方,焊接一节长约33厘米,前细后粗直径3.3厘米的铁皮烟管,另外还需一个大的黄铜瓢。用独特的原料和灶具烹制的洪洞醪糟,色纯味正,清香悠长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洪洞醪糟已有藕粉醪糟、清汤醪糟、蛋花醪糟、桂圆醪糟、三仙醪糟等十余个品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大众化羹汤。

洪洞酥肉

酥肉是山西传统名菜,是山西著名的十大碗之一,是用猪肋条肉切块,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因蒸制酥肉时需把肉放在碗中,蒸好之后倒扣在碟中,也称“扣碗酥肉”。外出劳作的亲人迟迟未归,倒扣在碟子上的碗就一直扣着,既保温又表达了洪洞人对亲人的一种期盼。

洪洞元宵

洪洞元宵在宋代已享有盛名。洪洞元宵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霍泉水浇灌的糯米品质优良的缘故。据说,这种糯米曾与“沁州黄”小米共同被选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

洪洞元宵在宋代就已享有盛誉,《平阳县志》有 “平阳临近各县竞相购买”的记载,其所用糯米因为霍泉水浇灌而品质优良,凭此质优名尊,洪洞元宵历代畅销不衰。

霸王别姬

洪洞县靠汾河一带盛产甲鱼。甲鱼即鳖,俗称“王八”。它保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品,又是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等病症,具有活血通络、消症化积功效的名贵药材。当地人用甲鱼作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鱼和鸡为原料制作的名菜“霸王别姬”,色鲜味美,营养丰富,深受顾客欢迎。

馓 子

洪洞县独有的一种油炸食品。油炸馓子用上等麦子磨的面粉,加少许食盐和调料,用水调和,揉成面坯。然后再搓成条状,环绕排满盆中,上面洒抹一些菜籽油。待面条在盆中回透,弹拉力恰到好处时,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粗细均匀一致,折叠造型,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翻动,掌握火候,炸成大把或小把的,便是金丝套环的黄脆脆的金馓子。

刚出锅的馓子,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如金条缠绕,九曲十弯,又如琥珀似的雕塑,叫人喜爱不已。

饽 糕

将面用油和成,放置片刻,在案上用手撕成小块,稍捻薄,包上以韭菜、鸡蛋、粉条为原料做成的馅,上油鏊用文火煎制,待两面煎好,盛入盘中趁热食用,特点外酥里嫩,香味四溢,嘴角流油。有的在饽糕外裹一层鸡蛋,摊成的薄皮味道更美。

蒸 饭

以黍米(或江米)为主料,经筛洗、凉水浸泡一夜后,用笊篱捞入铁鼎、瓦鼎等特制的蒸具内,一层米撒一层红枣,一些地区还有加“金豆子”的习惯,装毕,加盖薰蒸。等半熟时,用开水浇淋,再继续蒸,直到熟透,然后边浇糖水边用擀面杖通搅,使枣、米、豆子均匀,食用时用小锅铲铲入碗内即可,此物香甜可口,老少皆宜,是婚丧庆典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

正日的早上一餐,一般是压的喜面,蒸的黄米蒸饭,就着蒸饭吃喜面,是一种习俗,亦不知被延续了多长时间。时下,人们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再对酒肉鱼肉有着过多的向往,反倒是对蒸饭面,青睐有加.

洪洞的羊汤,方言称羊杂烂(yang ca lan),普通话称羊杂烩。

到了清朝,因其灶具、烹制独特,已与平遥牛肉、闻喜煮饼齐名。其最大特点是:原汁原汤。

做法独特,在砂锅中放入羊骨架、肝、肺、胃、肠等慢慢煮得烂熟,调味品只加盐、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葱白(花椒、味精、大料等调味品都不用),汤色乳白,汤汁新鲜,香气扑鼻,味美可口,热辣鲜美,是冬季常见小吃。因而它“看着美,吃着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称赞。这一做法与蒙古族吃羊肉的习俗差不多,最早出现在元代。

来上一大碗羊汤,再来一、两个旋子(方言),美吃美吃!!

洪洞臊子面

臊子面对洪洞地区的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无论喜事丧事、逢年过节、老人过寿、还是小孩满月或是家里来了亲朋都离不开臊子面。家里办红白事、老人过寿、孩子满月等都一般招待两顿,所谓早饭和午飨,而早饭臊子面即为主食。

图文文摘

本文内容由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