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人生浮沉恍如梦(感慨浮生若梦的诗词)

导语:苏轼诗词赏析11 | 颖悟人生难抽离,浮生若梦虚飘飘

《虚飘飘》

[宋]苏轼

虚飘飘,画檐蛛结网,银汉鹊成桥。

尘渍雨桐叶,霜飞风柳条。

露凝残点见红日,星曳余光横碧霄。

虚飘飘,比浮名利犹坚牢。

据清人查慎行考证,此诗作于元祐年间,系与门生黄庭坚、秦观在山谷之中的唱和之作。因“乌台诗案”被迫赋闲多年的苏轼,于元丰8年(1085)奉诏赴京,短短八个月中,由七品升六品,又跳升四品“中书舍人”,第二年元祐元年(1086)成为仅次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二品)的三品“翰林学士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书,兼任“侍读”,做小皇帝哲宗的老师。四十九岁的苏轼否极泰来,平步青云,名利双收,羡煞了天下学者。众人皆醉我独醒。恰恰在这段飞黄腾达的时期内,苏轼写下了这首《虚飘飘》,表明了他视名利若浮云的练达人生态度,史载苏轼自元祐元年(1086)起就曾数度辞官,终于于元祐四年(1089)以龙图阁学士出离京师,任杭州太守,领兵浙西。可见这首诗并非名人雅士心血来潮的游戏之作。

诗人紧扣诗题,以六个虚飘的意象铺陈于前:蛛网虚飘无依,鹊桥乍成又散。经雨蒙尘的桐叶,风刀霜剑下的柳条,阳光下即将干涸的残露,碧空中一闪而过的流星的余辉。这些不是稍纵即逝,就是前程凶险,的确是“虚”“飘”渺茫的。写到这里,似乎已经无可再言的了。然而诗人却在结句出以警句,如奇峰突起,令人震醒:比起过眼云烟的名利来说,这些东西毕竟都还是客观存在,还算是坚牢的实体呢,明显不过地表露了他不同于四大皆空的佛教宗旨的道家信念。这是一种颖悟,元祐年间(1086—1093)以后苏东坡的悲惨遭遇,也许可以为它做一个绝好的脚注:英宗太后驾崩后,苏轼失去了政治上的保护人,第二年,哲宗绍圣元年(1094)即被贬往广东惠州,后又被迫谪居海南岛,贫病交加。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方遇赦北返,终于病逝于途中,结束了六十四年的人生旅途。夹处在新旧党争之间的苏轼,因名遭忌,因名受谤,因名被贬,在宦海的险波凶浪中不由自主地上下沉浮,虽勘破人生想及早抽身,却终未能脱出是非窝,这是哲人的悲剧,历史的悲剧。

对这一切,苏轼都坦然受之。他在玄学方面虽然崇尚佛教教义,相信生命只是短暂躯壳中所藏的永恒的灵魂,但骨子里他却是个道教徒。他不修来生,只修今世。虽然他的今世并不十分美妙,虚飘渺茫,不知所终,在生活重轭之下,他像尘垢重压下的湿叶,风霜严威中的柳条,随时都可能折离母树,零落成泥,但他宁取这样的现实人生,活得潇洒自如,而不愿去追逐虚名蝇利。即使在他被推到政治浪涛的波峰浪巅时,他内心深处依然渴望着弃官隐居。在旁人看来,他一生多灾多难,他自己却感到活得充实愉快。苏轼的一生再次向我们揭示了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的、根本的条件这一真理。自我心存道,外力少能逼,这,也许就是苏轼借《虚飘飘》这首诗以启迪他人的哲理内蕴吧?

反衬是这首诗突出的表现手法。所列举的六个意象,或见于盛夏,或现于深秋,非同时同地可见,虚实结合得天衣无缝,。且如前所析,这些意象均富有象征意义,是他对人生究为何物的形象概括,然比之名利来说,它们虽虚却坚,虽飘却牢,就显明地表露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本文内容由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