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如何形成的(太湖怎样形成的)
导语:太湖这个美丽的湖泊是怎么诞生的,地质学家说法不一!
诗家道“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词人曰“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确,充满了生机、闪动着灵气的湖泊,点缀于大地之上,真的仿佛大地之眼;而“平湖万顷碧,峰影水面浮”的太湖,也就是妩媚温柔的江南之眼了。这江南之眼,在久远的岁月里,是那样的美丽纯净。
从容淡泊;然而近几十年来,却逐渐地在浑浊、在萎缩,被污染、被蚕食。直视这明眸不再、布着血丝的江南之眼,我们或者会有兴趣去探寻她的开眼时刻——太湖的诞生究竟是怎样的情形?直到今天,似乎还是云遮雾罩般地尚未清晰。
众说纷纭现代的太湖,是座典型的平原浅水型淡水湖泊。这样的巨浸从何而来?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太湖原本是块平原,在这块平原的西南部,群山逶迤,树木葱茏,常有神龙出没其间。一天,神龙们一时兴起,下山嬉戏,吐水成湖,于是平陆遂成湖泽。又有传说,这块平原上置有一县,后为滔天洪水淹没,县沉湖底,湖的北面则涌出了一块陆地,就是今天的无锡城。诸如此类的传说,收集起来还有不少。传说虽非真实,却也反映了“包孕吴越”的太湖在先民心目中神秘甚至神圣的地位。而自20世纪初以来,不同专业立场的学者们依据各自的理解与各类资料,开始科学地解说太湖的成因,并提出了众多饶有趣味的观点。
其一,泻湖说认为:长江、钱塘江两条大河不断地输送泥沙,使得河口逐渐东延,而处于长江与钱塘江河口之间的太湖原本是与海相通的大海湾,后来,长江南岸沙嘴与钱塘江北岸沙嘴相接,海湾就被围成了泻湖。再后来,随着入湖的陆上水流经年累月地注入,咸咸的海水变成了淡淡的湖水,太湖就这样形成了。
其二,壅塞说认为:发源于天目山和宜溧丘陵、自西向东流淌的若干河流,由于海面和长江河口段水位的不断上升以及沿海沙堤的发育,河口逐渐被淤塞。也就是说,东、北、南3面为相对较高的沙冈和沙嘴包围的太湖平原,出水不畅,导致了太湖洼地的壅水为湖与湖而得不断扩大。
其三,构造说认为:世界上大湖的湖盆几乎都是由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太湖也不例外。太湖湖盆区域属于构造沉降带,而其西高东低的倾斜式下沉方式又决定了湖区的边框形态。换言之,构造下沉造成了地势低洼,地势低洼又产生了汇水效应,终于积水成湖。
其四,陨击说认为:在无法想象得出的年代以前,曾有一颗陨石从天外飞来,正好落在太湖的位置上,于是原本平坦的地层被砸出了一个形如马蹄的大坑。简言之,太湖湖盆根本就是个大陨石坑。
除了以上四说之外,还有外洪内涝(平原淹没)说、地震陷落说、风暴流涡动说等等。这众多的说法自然各有其依据,以最新出现的、也颇有趣的陨石冲击成湖说为例,其证据是这样的:
第一,太湖的东北部向内凹进,湖岸破碎;西南部则向外凸出,湖岸整齐,略呈平滑的圆弧形。这样的外部轮廓属于典型的陨石坑形态。
第二,野外调查发现,太湖周围的岩层断裂有其规律性。太湖东北部的岩层有不少被拉开的断裂,太湖西南部的岩层断裂则多为挤压所形成。这样异常的岩层断裂情况,应该是在受到一种来自东北方向的巨大冲击时才会出现的。
第三,研究人员采集与观察太湖附近的岩石,发现了成分十分复杂的角砾岩、因受冲击力作用而产生的岩石变质现象以及只有陨石冲击才会产生的宇宙尘和熔融玻璃。
据上,持陨击成湖说的学者推断,陨石是从东北方向按照一定的交角俯冲地面的。太湖西南部对着陨石的前下方,受到的冲击力最强,所以产生放射性断裂;太湖东北部则受到拉张力的作用,形成与撞击方向垂直的张性断裂。而陨石巨大的冲击力造成了地壳岩石的破碎,并形成成分混杂的角砾岩和岩石的冲击变质现象。
锁海成湖然而,在有关太湖成因的各派观点中,响应最多、传播得最广的还是20世纪初最先提出并且直到今天还在丰富与发展中的泻湖说。
平实而论,太湖的泻湖成因说具有明显而直观的说服力。太湖的位置确实在长江与钱塘江的夹缝中,这两条大河的河口直到今天仍在缓慢而坚定地向前移动着;太湖水面辽阔,却又十分平浅,这也与海边的泻湖非常相似。
当然,我们在肯定泻湖说的同时,对于其他诸说的合理成分也应给予充分重视。试想,如果缺乏构造下沉或低洼地势,何来蓄水的湖盆?如果没有来水的持续与出水的壅塞,何来湖水的维持?也正是在其他诸说的挑战与质疑下,泻湖说由粗略到精细,逐步完善了起来。
那么,按照占有优势并逐步完善起来的泻湖说,太湖的形成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问题的复杂之处在于,泻湖说内部的各家也有分歧不一的地方。但阐述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给我们的答案是这样的:
首先,依据地层资料可知,现代太湖底部分布较广的硬黏土代表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陆相沉积,那时,太湖区域曾是一片沟谷切割的陆地,冰后期海水浸进,形成太湖海湾和泻湖。
其次,太湖的碟形洼地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太湖及滨湖平原较东、南滨海平原低2~3米,这样的碟形洼地是地壳内应力与海洋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地壳内应力,是指长江三角洲地区稳定的沉降作用,比如近5000年来,太湖平原的沉降速率粗略推算达0.4毫米/年;所谓海洋营力,即河口与海洋带来的丰富的沉积物质,使得东、南滨海平原沉积厚度大。
同时滨海平原的高度又受着不同时期海面高了位的控制,几千年来海面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造成了碟形地貌向海滨方向逐渐抬升的地形。碟形地貌形成以后,海面的上升和下降,通过江河水面和地下水位,影响和控制了太湖水位的升降和湖泊盛衰。由此可以推断,现代太湖正是在碟形洼地的基础上,由于海面上升,新月型泻湖扩大而形成的。
最后,太湖如何最终形成?其间的关键过程为:全新世早期,太湖北侧已存在泻湖环境,太湖海湾已现雏形;7000~6500年前,海面接近现代海面高度,海侵达到最大范围,太湖周围除丘陵山地外,大部分遭到海水浸淹,广阔的太湖平原大部分成为古泻湖。到了大约5400年前,海面略有下降,除太湖海湾继续存在外,平原内侧由于长江南岸沙嘴对海潮的阻遏,出现了星罗棋布的湖沼群,陆地也有所扩展。
海面的再次回升大约在5000年前后,但海水浸漫的范围已大为缩小,太湖海湾也逐渐演变为半封闭的海湾。此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加积,促使岸线向东南推进,逐渐形成喇叭形的杭州湾。潮波自东海传入湾内,引起急剧变形,潮差增大,潮流变急,湍急的潮流在太湖海湾口遭遇山体的阻滞,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堆成沙嘴,形成高亢的海积地形,从南边封堵了太湖海湾的出口,平原上再次出现较多的湖沼群。
到了4400年前后,海面又较现在偏低,大量湖沼趋于萎缩,大片土地出露成陆。而到了距今约3700年以后,气候变得温暖湿润,海面再度上升,引起潮水倒灌,恰逢雨量充沛,因而带来洪水成灾,湖面逐渐扩展,再经过传说中的大禹疏通三江(一般认为即后世所称的吴淞江、娄江、东江,为太湖的主要泄水系统),亦即先民的导流入海,于是奠定了今日太湖的基础。
到了4400年前后,海面又较现在偏低,大量湖沼趋于萎缩,大片土地出露成陆。而到了距今约3700年以后,气候变得温暖湿润,海面再度上升,引起潮水倒灌,恰逢雨量充沛,因而带来洪水成灾,湖面逐渐扩展,再经过传说中的大禹疏通三江(一般认为即后世所称的吴淞江、娄江、东江,为太湖的主要泄水系统),亦即先民的导流入海,于是奠定了今日太湖的基础。
总之,地壳沉降与海面上升造成的江南碟形洼地,为太湖的形成提供了地貌基础;长江与钱塘江沙嘴如同钳子一样的封锁,使曾经水深潮急的海湾转型为泻湖;再经河口与海岸泥沙的继续淤积,泻湖渐成与海洋完全隔离的湖泊:最后经过湖水持续而漫长的淡化过程,终成含千种情愫、带万般温柔的江南之眼——太湖。
本文内容由小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