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打油诗的由来是什么(打油诗是什么)

导语:文史园丨“打油诗”是怎么来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内容和词句通俗易懂、诙谐有趣,不讲究平仄韵律的旧体诗,称作“打油诗”。这“打油诗”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众所周知,古人作诗,都讲究韵律、平仄等,称作格律诗,这格律诗比较深奥,没有文化基础的人难以读懂;创作难度也相当大,不经过深入研究学习,一般人是难以创作的。相传唐朝时,有个叫张打油的人,他很喜欢写诗,但他的诗不受平仄、韵律等规矩的约束,自由自在,就像平时说话、念“顶口溜”差不多,人们读起来觉得通俗易懂,晓畅明白,而且诙谐有趣,很受老百姓的欢迎,所以流传很广。

后唐才俊张打油与“打油诗”

一年冬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到处是一片白色。面对此情此景,张打油情不自禁地随口吟起诗来:“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旁边的人们听了,觉得非常真切生动,而且朗朗上口,念起来很是好听,于是纷纷拍手称赞他念得好。

第二年又到了冬天,又下起了大雪,整整下了一天,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一望无边。张打油又来了诗兴,为了让更多的人共同欣赏雪景,他特地跑到县衙门前,在一堵墙上题了一首诗:“鹅毛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铁锹的使铁锹。”

县老爷见有人竟在衙门的墙上乱涂乱写,非常生气。连忙问手下人说:“这诗是谁写的,竟写到了县衙门的墙上来,真是胆大包天!岂有此理!”有人上前一看,知道是张打油写的。县老爷立刻叫人将张打油抓来。

张打油来到县衙大堂,县老爷朝张打油一看,见他不像是识文断字会写诗的人,就问道:“外面墙上的诗是你写的?”张打油说:“回老爷,是我写的。”县老爷有点不信,说:“你是干什么营生的?”“我是种田的,农闲时也挑担卖油,赚钱贴补家用,所以人们都叫我‘张打油’。”“你也会写诗?”“谈不上诗,胡诌几句,消遣解闷,引人笑笑,增加点乐趣而已。”县老爷说:“好,那我现在让你以‘南阳被围’为题,当场吟一首诗来听听。”张打油想了一会儿,就念道:“天兵百万下南阳。”县老爷一听,觉得这第一句诗气度不凡,很有气魄,点头称赞道:“不错不错!”张打油接着念出了第二句:“也无救援也无粮。”县老爷听了说:“唔,困难重重,的确是这样。下面呢?”“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张打油刚念完,立刻引得人们哈哈大笑,连县老爷听得也忍不住笑出了声来。这才相信这张打油真的能作诗,而且还作得真实生动,诙谐有趣,于是,一挥手,对张打油说:“好,你回去吧!”不再追究墙上写诗的事了。

从此,这张打油的“打油诗”出了名,这种不拘一格的诗歌形式一直流传至今,长盛不衰。

来源:上海老年报

本文内容由小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