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诚意(正心诚意是什么意思)
导语:细品“正心诚意”:站上人生成功起点的秘诀
经典每天读
“正心诚意”一词出于儒家经典《大学》,也可以写作“诚意正心”,与格物致知密切相关,同属儒家“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范畴。
原文是这样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格物致知前面已经探讨过,这里我们重点探讨一下正心诚意。
《大学》里把正心诚意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放到了非常高的位置。
从字面意思理解,古人认为,“心者,身之所主也”,也就是说这里所讲的“心”并不是心脏这个器官,而是指精神、思想。儒家认为,人有愤怒、恐惧、喜好、忧患,则“不得其正”,看问题、想事情就不能客观。
所谓的“正心”,就是克服情绪、欲望影响,纯正心思,端正思想,不存邪念。这样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是要管长远甚至是管一辈子的,可以说,这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说到底,“正心”正的是自己的心,解决的是自己修身进德的根本问题,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以必须“诚意”。
“意者,心之所发也”,就是心念、意识。要“诚其意”,关键在于“勿自欺”,表现出来的和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一致的,就如同人闻到恶臭的气味会恶心不适,看到美好的事物会感到愉悦,都是发自内心的。不掩饰伪装,不自欺欺人。
“诚意”并不是说把内心真实表现出来就可以了,那样不问是非善恶美丑的真实只能称为“真小人”。我们要的“诚意”是要找到内心最真实善良美好的一面,这是我们的初心;从这个初心出发,追求最美好的目标,也就是“至善”,才是人生正道。始终坚守初心正道,不让邪思妄念沾染,不受困难挫折干扰,才是真的“诚意”。
所以,正心诚意强调要坚守初心,把全部心思都集中于追求“至善”,没有任何邪念,也不会自我欺骗。可以说,正心诚意是道德修养的第一个境界。其主旨可以概括为六个字:“无邪念、不自欺”。
做到正心诚意并不容易,只有在格物致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通过格物致知明白人性、事理、物情,分清是非、美丑、善恶,认识、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即所谓的义理),找到人生正道(真知),从而克服私心杂念,坚守初心正道。这种坚守是真正的、全心全意的坚守,而不是自欺欺人、做样子式的坚守。
关于格物致知,还有观点认为“格物”就是革除一切外物的干扰,在纯粹自己内心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即“致良知”。这属于王阳明心学的思想,有其合理性。我们主要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做简要分析,对心学思想不做过多讨论。
跳出儒家“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框架来看正心诚意,对我们仍然很有启发:
正心诚意就是端正根本态度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端正态度,态度端正了,主观能动性就调动起来了。极致的正心诚意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正心诚意就得集中全部精力虽然生活中我们要同时面对很多事情,但处理每一件事情时都要全神贯注,集中全部精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事的效率就太低了。
正心诚意就要先从自己做起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改变别人很难,改变自己却很容易,要想影响带动别人,首先得自己做好。不抱怨,不颓靡,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正心诚意就要慎独慎初慎微慎独,独处见本心,越是没有别人监督时越要自省自律,严格要求。慎初,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防止走错第一步。慎微,防微杜渐,治于未发,就不会小洞不补,大洞受苦。
正心诚意是思想意识上的严格自律,是道德情操上的自励、自守,是对提高人生境界格局的不懈追求。
真正做到正心诚意,就站在人生成功的起点上了。
本文内容由小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