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老子的心事读后感(老子的心声)

导语:《老子的心事》: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若将老子智慧喻作三千弱水,得一瓢便终生受用无穷。

《老子的心事》这套四本丛书,给人的却远不止一瓢,它以平实易懂的言语,从解读《道德经》契入,儒释道相互印证,打开了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之窗,打开探究自我人生、人性、情感和灵魂的自在之门。

作者雪漠,国家一级作家,他对道家、佛家研究数十年,作品饱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惋惜于文化片面地解读和传播,甚至有时会歪曲,他便决定为道家文化做点事情,也因此有了这套《老子的心事》。

寻找智慧的过程需要很多机缘巧合,能遇到这本书恰是这样。从前读过道德经的解析,但终究因为自身智慧不足难以得之一二,这本书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不囿于逐字逐句的解析,而是把每一句话放在历史的背景里,放在与人的交汇里,放在更综合的儒释道中讲述,在弄懂一个点的同时也把其他领域的问题解决了。

这套书若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积累,很难真正地体会到难得,因此是值得一生阅读、揣摩和行效的宝藏书。

下面,我将围绕几个触动我的点予以分享,这只是阅读的开始,路漫漫其修远,需上下求索。

01不思善不思恶,才是道的入门级别?

书中提及:所有对善的倡导,都是因为不善的普遍。因此“物以稀为贵”,人们才体会到善的可贵。如果我们的生活环境充满了善,我们也不会觉出善有多么弥足珍贵,更不会心生向往。

作者的父亲很愿意帮助别人,但他从来不认为这是美德,而只是人本来该做的事,反而不这样做才会觉得不适应。所做与所想都是自然的,未掺杂个人得失利弊的判断。

正像我的母亲,她见到邻居得了腿疾,明知对方是个计较至极的人,还是为她引荐了一种药品,结果她吃了之后痊愈了,却埋怨母亲推荐的这个人多赚了她30块钱,说了近20遍。尽管厌烦,但对于她提出的给生病的丈夫买物美价廉的海参时,母亲还是很乐意地给她推荐了自己的学生,而且跟她说如果不满意这些海参她就接盘。

很多避而远之的人,母亲总是不计前嫌,能帮人一点是一点,也从未考虑过是否会给自己惹麻烦,更不会想什么回报。她说:“咱就是这样的人,不能眼睁睁袖手旁观。”

当我脱口而出“吃一百个豆子不知豆腥味”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境界差距有多大。“不思善不思恶”正是老人所践行的,他们发自肺腑,全凭一颗无挂碍所谓善恶的心。

善恶终有报,也是我们常听到的话。对善和恶的分辨也是佛家和道家所不提倡的。一方面善恶是相对的,对你来说的善对别人来说就是恶,这是人分辨心造出来的“名”,不是本有的,因此也不要放在心上,执着于这些名词,反而污染了自己的内心。

无所住,才算是真正够到了道的境界。

02无为不是无所为,这件事需要弄清楚

作者理解: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它是一种无执着的为。无为是一种境界,不是一种行为。

——无执着的为到底是什么呢?如何判别?

书中指出:有执着就在乎结果,升起分别好恶之心;无执着就不在乎结果,不生分别好恶之心。

在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就是“有执着的为”,为了人前获得赞誉违背自然做事。做善事念求福报也是有执着的为,终究还是为了自己的欲望。

没有欲望、没有偏见,但积极做事,才是无执着的为。

——无执着的为的表现

其一:行不言而教。圣人永远都是自己默默无闻地做事,做了很多事情但不去说。

其二:生而不有。很多事情因为他而成功,因他而出现,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

其三:为而不恃。做了也不指望依靠它得到什么,所有的行为都是无功利心的。

其四:功成而弗居。功成名就也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不会为之沾沾自喜。

——如何践行

把“佛系”“躺平”视作践行无为的状态,这是不对的。“尽人事,听天命”反而更贴近无为的状态。

努力去做事,至于结果如何,不必过于执着,否则便心生烦恼。

单位一位姑娘,工作非常努力,不达目的不罢休,她认准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高考的时候非要考某所大学,复读了两年考上了,家里人跟着操了很多心。

找对象也是,必须满足自己的条件否则连考虑都不考虑。工作上,必须要怎样怎样,但很多时候能否尽如人意不完全在掌握之中,自己很烦恼,其实就是过于执着。

写到最后

《老子的心事》这套书中,每一篇每一句都是哲理,哪怕领悟一句都是莫大的收获,值得花费精力去通读全书。

对多数普通人来说,控制欲望、放下执着可能道理都懂,但做到不易。不要紧,从书中列举的古今中外的案例中,我们也会有很多感触。

其实所有的事,还在于自己的心是否安静。

有人好功利,才会有不择手段,害人害己。有人好淫欲,才会有丧失底线,毁身毁誉。有人好银钱,才会有急功近利,坑蒙拐骗。

知足常乐,安静心神,看事情才会通透,做人才有智慧。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