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的历史人物(平度姓什么的多)
导语:平度有位历史名人是女真后裔,本姓徒单氏,改汉姓为孟
出生于栖霞的长春真人丘处机,是金元之际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
丘处机备受后世称赞的一点就是“一言止杀”,他以年迈之身,带领弟子不远千万里,来到西域朝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本意是请教“长生不老”之道,而丘处机趁此机会劝其止杀,因此留下美名。
(配图均为栖霞太虚宫风光,原为丘处机修炼之滨都宫)
根据《长春真人西游记》的记载,当时跟随丘处机一同西行的共有十八位弟子,除了人们比较熟悉的李志常和尹志平等名字之外,还有一位叫做孟志稳,在别的史料当中,也写作孟志源,为行文统一,下面都以孟志源作为介绍。
孟志源这三个字,与当时常见的汉人姓名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但实际上,这位孟志源大师,却是女真后裔。
按照史料记载,孟志源是金胶水县人,胶水县即后来的平度。女真祖居地在关外,地处胶东半岛的平度,是如何跟女真后裔产生联系的呢?
两宋之际,胶东半岛长期处在金国的统治范围内,随着猛安谋克内迁制度的施行,不少女真人也迁至胶东定居。孟志源的先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迁到平度。
收录在《甘水仙源录》(全真道重要文献)中《重玄广德弘道真人孟公碑铭》,对孟志源的家世有比较详细的记载,铭文称:“公名志源,字德清,号重玄子,其先本上京徒单氏。大定末,迁莱州胶水。”也就是说,孟志源的先祖本姓徒单氏,住在关外(金代上京,现黑龙江省阿城县),大定(金世宗年号)年间,迁到平度。
徒单氏(清代改称为图克坦氏),为金代的名门贵族,与皇室完颜氏屡有联姻,《金史》当中就记载了好几位出自徒单氏家族的皇后。
除了后妃之外,《金史》中还记载了一位徒单氏大臣,他与胶东半岛亦有渊源。
这位大臣的名字叫做徒单克宁(金章宗时太傅兼尚书令),史载:“徒单克宁,本名习显,其先金源县人,徙居比古土之地,后徙置猛安于山东,遂占籍莱州。”
而按照《重玄广德弘道真人孟公碑铭》的说法,徒单克宁就是孟志源的曾祖。原文记载道:“曾祖克宁,尚嘉祥县主,事熙宗、海陵、兴陵、道陵凡四朝,以功累迁至太师。”
不过,在具体的细节上,碑铭和金史的记载有所出入。碑铭称其先祖是上京人,而金史记载是金源县(古县名称,现在辽宁省)。此外,徒单克宁在大定朝时已经是重臣,按照金史记载的理解,占籍莱州应该在此之前,而碑铭的记载是大定末迁居莱州胶水。
虽然有记载不明之处,但碑铭不仅提到徒单克宁,还完整记载了从徒单克宁到孟志源之间的世系,为孟志源撰写碑铭的李鼎,作文时参考了金国名臣传(时间早于金史),应较为可信。
根据记载,徒单克宁生徒单斜哥,世袭千户,终于南京副留守;徒单斜哥生徒单给答马,复世袭千户职。徒单给答马生了十个儿子,孟志源排行第四(三兄六弟)。从以上记载来看,孟志源的父祖都保留了原族的姓氏和名字,孟志源出生时,应该也有女真名,但未见记载,改为孟志源,是后面的事情了。
关于孟志源的具体出生年代,碑铭没有记载,但提供了一条参考线索。碑铭称:“泰和癸亥,父母与议婚事。”泰和癸亥是公元1203年,古代人结婚较早,以当时孟志源虚岁十六推算,他可能是公元1188年前后出生。而徒单克宁于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1)去世(史载归葬莱州,但具体在何处,后世鲜有记载),由此来看,徒单克宁有可能见过他的这位曾孙。
出生于皇亲贵胄之家,踏入仕途是常见的选择,孟志源的兄长“有官至骠骑者、有至辅国者”,但他自己对此并不感兴趣,而是喜好道学。父母在商议他的婚事时,他“径诣潍州玉清宫,见长春宗师,请为门弟子”。就这样,虽然中间遇到了一些波折,但他还是投入丘处机门下,成为全真教的弟子。
而根据记载,孟志源这个名字,就是丘处机为他起的。志源好解释,那么,他为何要以孟为姓呢?
《钦定日下旧闻考》载:“孟志源,字德清,其先本图克坦氏,大定末迁胶水,居孟氏宅,人因以孟氏称之。”碑铭的记载与之相仿:“大定末,迁莱州胶水,居孟氏宅,人因以孟氏归之,此亦古之因食采地得氏者也。”也就是说,孟志源从徒单氏改汉姓为孟,是因为先人迁到平度的时候,住在一户孟姓人的宅子里,外人因此称之为“孟家”。
不过,从徒单氏改孟氏,究竟是孟志源的个人行为,还是整个家族的举动,这一点暂没有见到详细记载。从以上记载推测,家族正式对外时还是保持了女真姓氏,但民间私下称之为“孟家”,孟志源因为拜师丘处机,就正式更名。
孟志源投入丘处机门下虽然较晚,但修行颇高,他在跟随丘处机西行归来之后,长期在燕京协助处理教务,先后担任副知长春宫事、宫门提举、宫门提点、权教门事等职务。忽必烈中统二年,孟志源“顺正而化”(去世),春秋七十有五,在当时也算是高寿了。
按照碑铭记载,孟志源逃婚而拜师入道,因此并无子嗣。至于他的家族兄弟,在金国灭亡之后,是否也改为汉姓,是否在平度延续下来?金元正史和当地史志中并无记载,似乎已成一个历史谜题了。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