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香肠的制作原料(传统香肠配方)

导语:中国烹饪原料之香肠制品--香肠

香肠【异称】(《诗经》),灌肠(《齐民要术》)。腊肠(广东),南肠(山东)。

【基原】

用猪或羊的小肠衣灌装肉或其他动物原料的干制品。

【简史】

中国之有香肠,最早可能出现于《诗经》时代,《大雅·行苇》中有“嘉肴脾”句,对此有二解:一说脾为牛胃,为牛舌或口腔肉另一说见于宋代《集韵》:“滕,切肉也,取脾肾灌肠,肠觅之日滕。”后一说指将脾肾切后放入肠中,如成立,即为灌肠,距今已两千五百年以上。至公元6世纪,北魏《齐民要术“觅法”节中收有“灌肠法”:“取羊盘肠,净洗治。细剁(原书为“到”,同锉)羊肉,令如笼肉。细切葱白。盐、豉汁、姜、椒末调和,令咸淡适口,以灌肠。两条夹而炙之,割食甚香美”;另“美膳法”一节中的“作羊盘肠雌解法”,也为灌肠,属血肠之类,今仍有之。

醒园录

宋时,据《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当时汴京、临安食市均有“灌肠”出售。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收有“灌肠”一则,羔羊血肠。清代《醒园录》的“风猪小肠法”则是今日香肠的制法,不同处在于灌好后先蒸熟再风干,吃时再蒸。《食宪鸿秘》上的“骑马肠”也属香肠之类,只是现做现煮熟,然后“或糟用或下汤俱妙”。中国灌制香肠不加淀粉,可耐储存,供随时熟制后食用,风味鲜美,醇厚浓郁回味绵长,越嚼越香,远胜于世界各国灌肠制品是中华传统特色食品之一,享誉海内外。

武林旧事

现在,香肠名特产已很多,并发展有除猪肉以外的猪肝肠、牛羊肉肠、兔肉肠、鸭肝肠、猪油肠等,风味除咸香外还有玫瑰、桂花、香蕉、香草、辣味等,名目繁多,各具特色。

【加工与产地】

香肠多用猪或羊的小肠肠衣灌入调好味的馅料干制而成。虽亦属肠灌制品,但与西式灌肠有很大区别。灌肠起源于欧洲,而香肠最早发明于中国,要比灌肠在世界上出现的时间早出很多。香肠是用猪、羊小口径的小肠衣进行灌制的,体积较小,灌馅后直接挂在太阳下晒干或送入烘房内烘干,制品的含水量仅在20%左右,是能长期保存的生制品。灌肠则大多采用大口径的牛盲肠(牛拐头)和牛、猪的大肠进行灌制,体积较大,并经过煮熟和烟熏,制品的含水量高达40%以上,是不耐久藏不宜保存的熟制品。香肠主料是猪肉,灌肠的主料除猪肉外还有牛肉。香肠的调味料要用酱油,灌肠则不需要酱油,但必须加入淀粉、胡椒粉等。由于香肠在制作工艺中,有较长时间的日晒和晾挂过程,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由于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可使香肠肌肉组织内的蛋白质发生分解和转化,促使香肠产生一种独特的鲜美风味。而灌肠就没有这个工序过程,故很少发生这种变化。

齐民要术

因此,香肠与灌肠无论在外形上,风味上,主料与配料的种类上,以及制作工艺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香肠因产地、用料和调味的变化,品种很多,肠衣加工时,先去掉肠的内容物,浸在淡盐水里,再把小肠翻转,刮掉肠壁上的粘膜。洗净后,将一端用线扎紧,然后把小肠吹满空气后扎紧晾干即成。新鲜猪腿肉(一般瘦肉占70%,肥肉30%),切成小方块或条,加入精盐、酱油、白糖、黄酒或白酒、硝水、五香粉、生姜等调料拌腌入味,然后装入肠衣内,用线把肠口紧扎,整条者每隔10~15厘米各扎一道,扎时用针在肠的周围刺些细孔,排出空气。随后,悬挂空中,晒几天即可供烹调食用。

诗经

【品类与特产】

中国很多地方产有香肠,分为广味、川味、湘味等,形状有棒式、枣式、佛珠环肠等,制法各有特色。

本文内容由小思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