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书法指法腕法(书法怎么练腕力)

导语:书法教程课程五:标准腕法、执笔法技巧!

书法教程课程五:标准腕法、执笔法。

什么是笔法呢?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操纵着毛笔写出合乎要求的字的笔画技法:汉字的笔画技法、字的结构法、篇章的布局法,这是书写技法三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谈书法,先来认识一下咱们中国的毛笔的特性,中国毛笔译成英语就是刷子的意思,这是西方人油画用的一种笔,笔头长方体的,所有的毛一样长,而中国毛笔的笔头是尖的,是一个圆锥体的。而油画用的刷子大概只适合平图,有时候用来写写美术字,但用来写汉字,它的表现力就远远不能和毛笔比了。

倒是有一名很有名的画家用刷子写隶书,他就是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首金农。金农的一生,大半在坎坷中渡过,有时"岁得千金,亦随手散去"。在困苦时也不得不依赖贩古董、抄佛经,甚至刻砚来增加收入。金农是扬州八怪的核造像心人物,他博学多才,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可以称得上是大家。他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卷。精篆刻、鉴赏,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他作的墨梅尤为精妙,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古雅拙朴,浓厚的学养使他居于"扬州八怪"之首。

金农冬心

金农的书法艺术以古朴浑厚见长,他的隶书早年是"墨守汉人绳墨"的,风格规整,笔划沉厚朴实,其笔划未送到而收锋,结构严密,多内敛之势,而少外拓之姿,具有朴素简洁风格。他首创的"漆书",是一种特殊的用笔用墨方法。"金农墨"浓厚似漆,写出的字凸出于纸面。所用的毛笔,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浓墨,行笔只折不转,象刷子刷漆一样。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起来粗俗简单,无章法可言,其实是大处着眼,有磅礴的气韵。

金农隶书

要说真正的中国书法,还是不建议去这样写,偶尔可以玩玩。所以说毛笔对汉字的那种表现力不是西方刷子能比拟的。因此,古人说,它可以八面出锋,轻重粗细,穿插转折,都很方便,非常灵活。笔锋轻轻一落运行,细的笔画就出来了,稍微按一下,笔腑着纸,那么它就变粗了,等等,所以,中国的这个毛笔它是世界瑰宝。

毛笔虽然这么好,但它有个拿的问题,就是书面上说的执笔。如果执笔不当,就发挥不出毛笔它原来的那么丰富的表现力。有些人拿毛笔如同拿钢笔一样,是斜的,那么笔头势必就斜躺在纸上了,笔一移动,笔头就在纸上抹着走,要是这么拿粗细变化、八面出锋等就不可能表现出来了,写出的字就跟刷子差不多。那么执笔的最佳状态是怎样的呢?执笔的最佳状态就是直立,就是毛笔的笔杆基本上垂直于纸面,当然不是说绝对垂直于纸面,因为毛笔在行笔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倾斜,比如写撇,斜捺,这完全是正常的,但倾斜后马上复位。尤其是初学者必须认真对待,因为打一个扎实的基础,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正确的基础。

执笔正面图

执笔左面图

执笔右面图

手部名称图

那么怎样拿笔才能处于这种直立 (而稍微倾斜) 的最佳运行状态呢?

执笔法,古人有很多种,那么我们认为比较科学、比较合理的叫作拨镫法,也就是教材上讲的恹、押、钩、格、抵(按、压、勾、顶、抵)五指执笔法。拇指和食指分别叫做恹押,它们首先先把笔杆夹住,向相反的方向用力,这叫做恹和押,钩和格是指中指和无名指,也是两个方向,但它们和拇指、食指不同,中指和无名指负责一些斜向的灵活运动,跟中指相比,无名指的力量可能要小一些,所以呢,就有了小指的用处了,小指它负责在无名指的后边推,因此,小指就叫作抵,就是顶着它,这种执笔法比较科学。(按:用大拇指指节前端紧贴笔管内侧,由内向外用力。压:用食指端压住笔管的外方,由上向下用力。勾:用中指一节钩住笔管的外方,由外向内用力。顶:用无名指甲根部紧顶笔管,由内向外用力。抵:小指自然靠近无名指,以辅助无名指用力)。

拨镫法

书界有过一个关于王羲之和儿子执笔错误的一个传说:一天,他的儿子王献之正在练习写字,父亲王羲之在背后抽王献之的毛笔,竟然抽不动笔,大人都抽笔抽不动,可想他的肌肉僵硬到什么程度了,倘若如此执笔,运笔岂能灵活、自由?怎么能写出好字来?有人问齐白石执笔法,齐白石回答笔掉不下来就行。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有极深的道理。

当代一些·经验丰富的书法家认为,书法不应该死框框硬要去要求书者执笔的方法,只要不出格,自己觉得舒服、合适、便利就行,可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执笔。教学上要求写字者坐姿“头正、身直、足安”,执笔按照“按、压、勾、顶、抵”五字诀去做,当然,这些要求主要是想去规范大家有一个良好的执笔习惯,这样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这多属好意,但我们也要提倡不要一味去强调了执笔方法而忽略了书写效果,我想,书法的意义最终看书写的效果,这个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几个手指去拿、怎么样去拿固然要认真去掌握,但我们更要注重写出的字它最终的效果,怎么样发挥好你的字,这是最终目的。我们不要听某些“执笔法大师”吹嘘的执笔法怎么这么样,不要把执笔搞得那么复杂,不是有句话说吗,因材施教,所以有时候我们执笔也要因人执笔,怎么拿着舒服就行。

执笔法千条万条规定,不管怎么拿笔,但它有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笔杆不写字的时候和桌面的角度是垂直的,运笔之后马上、倾斜之后马上复位。还有一条要记住:笔千万不捏死。如执笔太松,则运笔无力,如执笔太紧,肌肉就变得僵硬了,则运转不灵,由于力量集中于笔管,反而不能达到笔尖了。

所以苏东坡说了,“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的意见,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听笔之所至,而不失法度,我想这是我们执笔追求的目标。

执笔的高低,要看写字的大小,书体和个人指力的强弱而定。一般小楷要执的低些,3至5厘米即可,中楷、行书稍高些,大楷和草书因其回转的幅度加大,执笔的高度也应再增加。

除了五指执笔法外,还有三种执笔法,在特殊需要下去使用,它们是捻管执笔法、撮管执笔法、提斗执笔法。

捻管执笔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捏住笔管的上端,手指大部分处于下垂状态,这种执笔法适用于写大幅草书,因为它能加快速度,比较灵活。

捻管执笔法

撮管执笔法:是用拇指由左内,向右外用力将无名指由里,移到外边,和食指、中指并列撮住笔管,小指贴在下面,笔杆变为横式,这种执笔方法适合于面壁站着写,如题壁,书写墙面大字标语等。

撮管执笔法

提斗执笔法:提斗,也叫揸笔,再大一点叫抓笔,因为这种笔圆斗很大,笔杆短,分量较重,所以一般执笔法很难驾驭,只有用拇指夹住内方,其余四指右前方,将圆斗笔提起来书写,这样人的手臂实际上起到了笔杆的作用,这种执笔法一般写特大的字时才用得着。

提斗执笔法

学好执笔法还要有一个正确的腕法。

一、枕腕。枕腕就是将腕肉轻着案上 (案,桌面的意思) ,就是将手腕平贴在桌面上,凡书小楷用枕腕,再一个就是若手腕肉薄,可以左手平复纸上,将右腕置于其上,如此书写亦可。

枕腕图

二、悬腕。腕离案约5分,将肘肉轻着案上,作为运笔之高低,也就是说手腕离开桌子面,只有肘子轻放在桌面上,这种腕法宜书中楷 (约一寸左右大的字) ,中楷宜用悬腕。

悬腕图

三、悬肘。腕随肘行,离案约一、二寸左右的高度,也就是说整个肘腕都离开桌子,书时应 用左手扶案,以免身体摇动,影响写字。若书3寸以上大字,或书行书、草书,宜用悬肘。

悬肘图

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写字时肘腕不要让一根钉子把我们的手钉在桌子上,这是最忌讳的,即使是枕腕,也能在桌子上自由滑动,所以要加强这个方面的训练。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笔力的问题,

这就是说让我们在写每一个字,哪怕是每一个笔画,都要认真、尽力地去写,不能马虎。所谓的笔力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在语言学上叫作修辞手法,就是说笔画上刚劲挺拔,有一种里的感觉。就有人常用“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等来形容笔力,但这种笔力不是物理学上那种力,书法上的笔力遒劲,是来自书家书者对笔力的辩证与深刻的理解,用力一味霸悍并不真懂笔力。古人云:“或重于山崩,或轻如蝉翼“,“虽细如发丝,但全身力到”。这就是说,只要笔迹所至,都应笔力充足,也像宫室里的栋梁椽柱,各占其位,各承其力。书法的笔力是蕴含的,内在的,而非外在的那种力所能成的,笔力讲的是运笔,特别是草书更具形象美。无论是指运、腕运、肘运、臂运、身运,都应运转灵活心手交畅,字字圆活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具有“外如珠润而内蕴金刚”的效果。字的每一画、每一段,力必充足,笔迹虽止,余力未尽,即能称为蔡邕说的笔力,自然的就“力在纸中了”。

腕法、执笔法就到这儿。

下讲书法教程课程六:讲楷书教程唐名碑《等慈寺碑》的笔法实质问题。

本文内容由小冰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