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秋声赋文言文(秋声赋古诗文)

《古文观止》解读之《秋声赋》

秋声赋文言文(秋声赋古诗文)+淮扬古道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解读:

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大约是因为秋天至而草木枯,万物因之而萧瑟,从而悲人生之短暂,年华之易逝。刘禹锡能够翻陈出新,“我言秋日胜春朝”,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欧阳修的《秋声赋》也是类似的作品,亦脱不了伤秋的气氛。

欧阳修夜读的时候,忽有声音自西南而至,不由为心惊,自言自语地说“怪事”。究竟有何奇怪的呢,欧阳修仔细听之,初来时淅淅沥沥,萧萧飒飒,继而奔腾澎湃,似波涛汹涌,如狂风暴雨乍临。与万物碰撞而有声,发出金铁撞击时的鏦鏦铮铮之声,又好似夜袭奔走的人马,虽衔枚疾走,不闻马嘶人语,却气势宏大。欧阳修让书僮去看看是什么声,回报说“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欧阳修瞬间明白了,原来这是秋声啊。

或者我们已经失去了倾听自然的能力,或者我们的感触原不在此,是以欧阳修笔下的秋声,我并没有听过,是否有他所描述的那么变化万端,心中存疑。欧阳修用一连串的描写,从惨淡之色、清明之容、栗冽之气、萧条之意等四方面对“秋之为状”进行逐一铺陈,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凄凄切切,呼号并发”。丰草绿缛遇之而色变,佳木葱茏遇之而叶落,能够摧败零落者,都是秋声之馀烈。立秋之后,我经常站在高楼之上,看无想山上的色彩渐渐丰富,楼下绿草渐渐枯萎,路上已经有了落叶的痕迹,而秦淮河水渐渐而浅。此时解读《秋声赋》,更多一分感悟。

欧阳修以渊博的学识,从自然之秋巧妙过渡到治国之事。掌管刑法的司寇称为秋官,代表着天地之义气;古代征伐多在秋天,五行为秋为金,有兵戈之气,以肃杀为心。对应音乐之中,五音之商主西方之音,与“伤”同音,意思是悲物之老;夷则代表的是七月之律;夷者,戮也,表明物过盛则杀之。

欧阳修所说,有些是我们知道的,有些现在已经不知。古时的犯人处决,都是要到秋天之后,是为秋后问斩,我们经常说的秋后算账,也是此意。汉代法津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唐、宋律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决死刑。之所以选择在秋天,是因为春生万物而秋冬灭之,以符合天道。

至于秋天出兵,虽有合天道之意,但更重要的是从战争之道来考虑。因为春天出兵,青黄不接,后勤保障难度极大,且极易影响农业生产,人误地一季,地误人一年。夏天出兵,易因暑热而出现瘟疫,且雨水多,交通不便。冬天天寒地冻,也不宜出兵,希特勒攻苏联便是沉重的教训。

欧阳修以音乐对应秋,我虽不懂音乐,也觉得有些勉强。《礼记·乐记》说,“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又说,“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似乎与“伤”没有关系。至于“夷”,也有多种解释,不只是“杀戮”一义。

欧阳修认为,草木本是无情之物,尚且为自然四时所摧残而飘零,何况万物之灵的人们?不仅有四时风雨,也有“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所触动必然会动其精神,而那些“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之事,更让红颜而枯槁,黑发而斑驳。为什么要以肉身之躯,去和草木竞争一时之荣呢?正如有联所说,“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怜”,人之所伤,皆是自伤,若心不动,风能奈何?欧阳修也是此意,认为人们应该思考的是我们为谁所伤,要从主观上找原因,而不要去怨恨秋声。

欧阳修所说,也非全面。第一、佛说人生来就是受苦的,生而为人,必然会面临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等种种诸苦,这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要除却痛苦,除非消灭人性,事实上并不可能。第二、苏轼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庄子亦说,“巧者劳而智者忧,无知者无所求”,有痛苦,是因为知道太多。欧阳修感到秋声之悲,而我却未曾得闻,便是此理。消灭痛苦,只能无知。与无知之痛相比,有知之痛,似乎算不了什么。第三、人生固然有“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之事,然而不去试试,怎么知道所不能?我现在不能,未必代表未来不能;我不能,并不代表别人不能;我们现在不能,未必代表将来不能。第四、人从出生之日起,就一步步的逼近死亡,即使不劳形,无论怎么放下,也不可避免红颜凋损,黑发染白。

李白说,“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万物兴歇,皆是自然,识此之理,则为至乐。庄子之妻死时,他却鼓盆而歌,面对惠子的质问时,庄子坦然回答说,“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我生之前,何曾有我?我死之后,何处有我?然我之为我,只为我曾经为我。既然无我,既然为我,则春与秋,得与失,万物于我何有哉!童之不知欧阳修,亦如世人未必皆知我。他睡且睡去,叹息做甚?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洁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