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福州特色面(福州的面食有哪些)

导语:福州的这碗面,有人对它甘之如饴,有人却说吃了一次再也不想吃了

很多外乡人来到福州会发现在当地有一种面有着很特殊的地位,它长得细细长长的。在福州人的一日三餐甚至很多重大场合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就是线面。

福州人对于线面的情愫很复杂,有人一日三餐吃它也不腻;有人觉得吃一口变两口,太可怕了;有人觉得从小吃到大,很嫌弃它;还有人年少时觉得难吃,长大后却发现自己爱上了它……

01

线面在福州,如小面入川渝

从一日三餐到病号饭,从婚丧嫁娶到祭祀庆典,福州人的重要时刻线面几乎都在场。

大年初一的头一餐,吃线面的习俗不容小觑。面条微咸,下锅不过三十秒后立即浮起,泡进一碗高汤,汤头很丰富,可以是茶菇炖老鸭、萝卜炖排骨,也可以是香菇炖鸡,花生焖猪蹄。

再淋上老酒,沃上两个水煮鸭蛋,一碗寓意美好生活的“太平面”快点吃。

婚嫁的办酒礼仪,轮番行礼过后,新婚夫妇手捧线面,经过了些许时间,面已经有点发坨,身着嫁衣的新人,也觉得这是自己人生新旅程的甜蜜。

新生儿的满月酒,家中节日宴席,产妇的月子餐,订婚宴……每个重要的日子总有线面的身影,或炒或煮,或者只是摆放在一处。

在福州很多人的家里,阳台上除了晒满衣服,总有一处属于晾晒线面的位置。

02

线面的制作

在沸水中迫不及待上浮的线面,制作过程却需要五分慢条斯理,剩下的五分还得看天气。

线面的成分,实在过于简单,以精白面粉为基础,混入盐、薯粉、生油等材料,加水搅拌均匀。

和好的面,揉成面团,大约发酵个半小时左右,待面筋变得松弛。

切开面团,搓揉成均匀的条,从粗变细,最后挨着面筷,绕上整齐的八字。

经过两个小时的悬挂,在重力的作用下,才进入最重要的拉面阶段。

拉面在兰州,是拉面师傅一人运筹帷幄,独自守候。到了福州,则变成了两人通力工作,顺着面筋的来回拉伸,面条渐渐细如棉绳,最后如丝线般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线面的晾晒就要交给天气和时间了,唯有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适中的气温,是线面和阳光合作的好时候。在线面的手工作坊内,一排排的线面架在微风里,一眼望不到边,甚是壮观。

晒干的线面,只需一指(以指为单位盘在一起)就足够填满一汤碗了。

03

福州线面的由来

相传在古代,军卒和百姓需要长时间的劳作,非常辛苦,家里的亲人们便把擀好的面团切细,挂在竹竿上晾晒,再捆好送到工地,简单下锅煮熟食用,非常方便。

当时这种方式在中原地区非常流行,和福州线面的制作很是相似。

唐代末期,十八姓随王入闽,也带来了面食加工的技术。

到了宋代线面的制作已初见端倪。清代时一描绘琉球国风土的书籍《中山传信录》,就出现了“索面”的读音。

“索闵”和“错闵”的发音,听起来和福州话的“线面”很是接近。

在以前,福州有很多的线面手工作坊,福州的点心铺大都也是卖浇了酒的线面。

从挂面到索面,再到线面,福州人用有限的的面粉食材做出了属于福州味道的线面。

北宋词人黄庭坚曾这样描写线面:“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簪横。”

这里的“银丝乱”,形容的就是线面浸在高汤中的样子。

声调质朴的福州方言里,自然没有这样优雅的描述。但一碗线面,却凝聚着福州的山海之味,是少时不曾领悟的难能可贵,更是归来时对家乡味的深深怀念。

本文内容由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