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扎实做教研(《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500字)

导语:《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扎实做教研(《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500字)

《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佐藤学教授,是由我国李季湄教授翻译的。佐藤学教授为了研究教学,往返于无数个学校的校园、站在一个个教室前的窗口边,坐在一间间教室里,以他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室中的静悄悄的革命。

《静悄悄的革命》-书由“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教室里的风景-一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改变教学-一学校改变”;“设计课程”;“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五部分构成。佐藤学教授从观察者、推动者、研究者的角度,对这场自下而上的,由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共同参与的革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介绍,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观点和做法。

我之所以选择分享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是一本很有指导性的,值得阅读的书。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反思自己的教室,自己的课堂,从中去找存在的问题,去找解决的方子。书中很朴实的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实际问题并进行认真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深入浅出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带给教师诸多有益启发。这本书的翻译李季湄教授说:“希望本书能有助于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看清那些应该做的、可能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静悄悄的革命”中去。”

一、什么是静悄悄的革命?

初次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革命”两字,我便想到了轰轰烈烈的运动,想到了革命烈士的壮举,可当我看到标题下面的一行小字——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我才意识到,这是一场发生在课堂和学校中的“革命”,一场毫无硝烟的、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先生认为,教育改革应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佐藤学教授在书中写到:“教学是充满活力的,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老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他发现每个教室都有一个个固定的风景,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我们所有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每天的教学活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向改革教室迈出新的一步。《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提到,我们要建立“润泽的教室”。

二、润泽的教室

《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对教室的阐述让人心生向往:“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

反观我自己的课堂,特别是讲公开课的时候,为了让自己的教学看起来很有效果,我会计划每一步的课堂安排,整节课都在我的周密安排下进行,这无形中就给学生套上了枷锁,上课时规规矩矩,回答问题时胆胆怯怯,这样的学习氛围是不轻松的,师生关系是不和谐的。在这样的课堂里,在这样的教室里,至少有一部分孩子,他们不能安心地、无拘无束地学习,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害怕,害怕自己在活动中违反了老师制定的规则,害怕自己的回答没有得到好的反馈,害怕同学的嘲笑。那么这时,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室就缺少“润泽”的感觉。正如在《静悄悄的革命》第一章《教室里的风景》中所说,这样的教学就是把学生当作了“悬在半空中的主体”。“在笼罩着主体性神话的教学中,尽管学生不断地应答,不断地说“想听”,这样表面看起来热闹的课堂,实则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

“润泽”,一个让人心生憧憬的词语,就像春雨后盎然的竹林,滴着露珠的郁郁葱葱的竹叶。教室是润泽的,那一定是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的;教室是滋润的,那一定是丰富的,有暖阳,有清风,有山泉,有明月,更有鸟语花香。那么作为老师,怎样给学生一个“润泽的教室”呢?

首先,尊重和承认是建立“润泽的教室”的基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这样的互相信赖的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得到承认。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在自己的教室里努力构建一种尊重、信任、和谐的关系,营造一种轻松自如的,能让每个孩子安心学习的氛围。其次,我们要学会互相倾听。倾听,像一面镜子,镜里就有真容。书中这样写道:“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相互倾听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倾听”,这也是我在读这本书时感触很深的又一个词汇。三、倾听小种子要成长,需要营养。营养从哪里来?怎么让有“营养”的知识进入到学生生命里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相互倾听。佐藤学先生告诉我们:“在课堂上应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自己站在教室里是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反观我自己的课堂,上课时关注最多的就是举手的孩子,往往忽略了不举手的孩子,当回答问题不响亮时,我会对孩子有“声音再大一点”“能不能说的完整一点”这样束缚孩子思考的要求,佐藤学教授认为面对这些不举手、不确定回答的孩子,我们老师更要尊重这些模糊的多义的意见,在教学中要允许孩子发言模糊一点,允许进度慢一点,在组织、引出孩子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孩子的声音。

而对于孩子的倾听行为来说,佐藤学先生在书中提到:“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

那我们应该怎样倾听呢?书中这样写到: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心情、想法等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啊’等情感共鸣。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

当然,这本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其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今天就不一一道来,也许在教育这条路上你同样会有很多困惑,那么就去看看这本书吧,它一定会给你答案,让你豁然开朗。

本文内容由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