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天的含义(孟子经典百句及译文)
导语:感悟经典点滴分享天天见(214)《孟子· 尽心下第十二章》
原文: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译文:孟子说:“从尧舜到汤,经历了五百多年,像禹、皋陶这些人便是亲眼见到尧舜之道从而了解其道理的;像汤,便是只听到尧舜之道从而了解其道理的。从汤到文王,又有五百多年,像伊尹、莱朱(商汤的贤臣)那些人,便是亲眼见到从而了解其道理的;像文王,便只是听到从而了解其道理的。从文王到孔子,又有五百多年,像太公望(姜子牙)、散宜生(周文王的贤臣)那些人,便是亲眼见到从而了解其道理的;像孔子,便只是听到从而了解其道理的。从孔子一直到今天,有一百多年了,和圣人的时代离得并不远,和圣人的家乡离得这么近,却没有能够继承圣人之道的人,以后恐怕也不会有了吧!”
这一章是《孟子》的最后一章。一部著作的最后一章写什么?一般来说,肯定是做总结、做概述、做提升、做升华等等,不一而足。但孟子的这一章却很独特,我们试着感悟一下。
孟子在这一章中,提到的人,都是儒家学说当中尊崇的人物。一种是圣君圣王,如尧舜禹汤文等;一种是贤臣能臣,如伊尹、莱朱、姜子牙、散宜生等。这些人除了莱朱和散宜生这两个人,其他人物,我们在《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中多次提到,并且对他们的事迹功业了解颇多。无一例外,他们身处王位,则施仁政、利民生,创圣君之业;身处臣位,则竭心力、尽神虑,立贤臣之则。他们前赴后继,代代相承,将“圣人之道”发扬光大,泽被后世。
孟子在这里揭示了两个规律,第一,一代圣王过渡到下一代圣王,大致是五百年。就是说,社会由乱到治,由治到乱有一个五百年的循环周期。每当社会大乱之时,必有圣君和贤臣出现,去实行王道平定天下。如商末纣王暴虐,则有文武圣君出现来拯救天下。
那么,孟子为什么说这个?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民不聊生、战乱不已的社会现实,使孟子日夜焦虑,坐卧不宁,其忧民情怀不得舒展,其政治理想不得实现。孟子必定是焦急地渴盼圣君出现,好让自己这个胸怀大志、才华横溢的贤臣有一个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而现实的残酷,又使得他的理想世界几近崩塌,我们从《孟子》的最后一章中,能强烈地感知到孟子那颗狂放的心,是如何一点一点地趋于失望和沉寂。
孟子揭示的第二个规律就是,实践和继承“圣人之道”的途径,一是“闻而知之”二是“见而知之”。尧、舜、汤、文王、孔子一类的属于“闻而知之”者;禹、皋陶、伊尹、莱朱、太公望、散宜生一类的属于“见而知之”者。“闻而知之”者,或身体力行,或奔走呼告,是一种新时代或文明新局面的开创者;“见而知之”者,或秉承圣学,或沿袭圣迹, 是一种既成“圣业”的继承者和维护者。孟子由此总结出了圣道传承的方式,也描画出了圣道传承的谱系。
孟子曾在《孟子·公孙丑》中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句话和这一章相互印证,表明了孟子的圣道传承的观念。那么,孔子之后,又有谁是“圣人之道”的继承者?谁又能够成为“圣人之道”的继承者?显然,孟子感叹孔子以来没有众望所归的继承者,对圣人的事业、圣贤的道统将会中断流露了深深的忧虑。
学习感悟完《孟子》,其实我们也大致了解了孟子的性格,他是一个“圣人之道”坚定的维护者,他是儒家学说最全面的继承者。他理想高远、胸襟远阔,正气凛然;他宣传“仁政”尽心竭力、殚精竭虑;他积极入世,忧时伤民,有浓郁的道德情怀和责任担当。
孟子在说了“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句话之后,还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几句铿锵之言,表明了孟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我期许。
面对孟子的这种“浩然之气”和摒弃小我的“大我情怀”,我们可不可以想象一下,孟子这一章中也有这样的意思:如果孔子之后再出一个能坚定继承“圣人之道”的人,不是我又是谁呢?而后代将孟子推崇为“亚圣”,是巧合呢?还是命中注定中事?还是孟子使命所使然?真的是令我们感慨不已啊!
儒家学说,源远流长、积厚流光,孟子功不可没!
本文内容由小馨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