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为什么我们总是把微笑留给别人(把微笑留给别人坏脾气留给家人)

导语:我们为什么总是把微笑留给陌生人,而把坏脾气留给亲近的人?

“她因为和爸爸的关系很差,他脾气暴躁,在成长和生活过程中对她造成伤害,他也知道自己有错。爸爸有很多她讨厌的缺点:拜金、喜欢攀比、长舌妇,大男子主义等等。所以她为了避免伤害,就喜欢避开他。等他睡着了才活动,很长时间不在一起吃饭。爸爸怕她饿坏身体,会在她房间门口桌子上放零食,还是很关心她的样子。除了对家人,她对外面追求的人都不太好,不想去就不去了,不喜欢就直接说不想要。她就是特别不把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当一回事,也没有感恩的心。对明确示好和表白的人,都表现得很冷漠,给人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

一、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的不良情况:

1、我们为什么总是喜欢把微笑留给陌生人(客户、同事),而把臭脾气留给家人?

2、我们总讨厌家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总觉得很烦,但是外面一个陌生人的关心会让自己感到很暖心?

这些很“贱贱”的行为,正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无处可逃。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坏”情绪,控制不了自己的“愚蠢”行为。我们总是一次又一次的给身边亲近的人捅刀子,但是却又一次次的得到他们的原谅。我们无情地消耗着对方的包容和善意的情感,直到最后无可挽回的追悔莫及。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逆的,随着现在离婚率越来越高,很多家庭的问题爆发越来越高频次,导致原生的家庭问题集中性的爆发。可能你的父亲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给予你想要的关心、鼓励和爱护,但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可能也在成长。他也是第一次当父亲,可能也不知道如何做好这个父亲,过程之中难免也会犯很多错误。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很微妙,毕竟人生一大半的时间都是生活在一起,对于彼此的脾气及喜好都非常的了解。就是因为这种了解,所以我们才可以更加无所顾忌的肆无忌惮。我们即享受又害怕,享受是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的都是无私的奉献和付出的爱,害怕的也是他们这些无私的爱,是需要得到被认同和肯定的。

我们学会了叛逆,学会了逃避,学会了反抗。从此,我们的三观慢慢的形成,直到我们上大学后,可能离开父母的时间久了,慢慢的建立了自己的圈子。我们学会了与陌生人交往,他们给到我们最初可能都是新奇感。但是遭受过一次伤害后,我们就会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了他们是否也曾这样的对过我。

所以,我们会退却,把对父母的情绪也带给了身边的陌生人。我们会拒绝他们对我的示好,觉得是否不怀好意,觉得他们是否有什么目的,最终会来伤害自己。我们害怕他们,就如同我们可能会害怕父母一样。我们可能已经在潜意识中就开始拒绝对方,不管对方是否反过来讨好你,我们都会本能的反应就是拒绝。

其实,这种把自己的想法投影到陌生人和异性身上,只是我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我们只是认为对方不是真的喜欢我,不是真的需要我,不懂得欣赏我。时间久了,对方也会被消耗得精疲力尽。自己内心空虚,一无所获。

我们看似冷漠的表象下其实就是缺乏安全感,害怕受伤,害怕被抛弃。这是一种内心对自我的否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别人对自己的好,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所以不值得他人对自己好,因而拒绝他人对自己好。

二、我们如何转变自己的这种不良情绪或心理呢?

首先你应该肯定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认可、喜爱!

确定了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我们才会走出旧的人际关系模式,重新去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模式。一个成熟的自我,既能保持自我的独立,又能学会依赖他人的关爱。

1、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弥补或者掩饰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优点是为了建立自信,学会去欣赏自己,学会去爱自己。只有自信的人,爱自己的人,才能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喜欢。

2、主动表达减少被动的接受。在父母的管教下,我们习惯了被动地接受父母给予的各种东西,不想要的,不想要的,不喜欢的统统必须接受。但是我们长大后,经历了教育,经历了社会,我们更应该懂得那些东西自己需要,那些东西自己不喜欢,勇敢自信地表达出来,才能争取自己喜欢的。

3、与其改变性格不如改变行为方式。性格生来可能就已经定了,后期很难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说话的方式,改变自己的情绪释放。不一定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能让它喜怒不形于色,才是我们成熟的一种表现。性格差没关系,但是我们能通过外在的表达来弥补也是一种成功。

凡事当你报以微笑时,这个世界也会微笑以回报。我们要努力去看到他人好的一面,拥有感恩之心。当你怀抱着善意时,你会看到身边的人都很友好,你会充满感激。

本文内容由小莉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