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南亭怀辛大》古诗(夏日南亭怀辛古诗)
导语:唐诗三百首,一天学一首——《夏日南亭怀辛大》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名词解释
1.辛大:孟浩然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详,疑即辛谔。
2.山光:傍山的日光。落:一作“发”。
3.池月:池边的月色。东上:从东面升起。
4.散发:古人男子平时束发戴帽,这里表现的是作者放浪不羁的惬意。
5.开轩:开窗。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6.清响:极微细的声响。
7.鸣琴:琴。用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诗意。
8.恨:遗憾。
9.感此:有感于此。
10.中宵:中夜,半夜。劳:苦于。梦想:想念。
古诗新话
向西远眺,山边的夕阳慢慢坠落,抬头望,池塘上的月亮渐渐东升。我推开窗户,风儿越窗而入,我披散着头发,悠闲地躺在榻上,尽情享受这如水般的清凉。这风儿格外善解人意,它吹拂着荷花送来怡人清香,侧耳倾听,竹叶上的露水滴滴落下,发出清脆声响。我本想要取出心爱的木琴弹奏一曲,可惜没有知音前来欣赏。此番美景让我更加思念老友,半夜做梦都在想念着他。
整体赏析
孟浩然禀性孤高狷洁 ,虽始终抱有济时用世之志,却又不愿折腰屈从。张九龄可举荐王维,却无法举荐他。当他求仕无门,而且应举落第后,就高吟“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放弃仕宦而走向山水,以示不同流合污的清高。他的这首《夏日南亭怀辛大》抒发自己独自乘凉时的感慨,一句“恨无知音赏”,表明了诗人清高自赏的寂寞心情。以山水自适的情怀,融入池月清光、荷风暗香和竹路清响的兴象中,顿觉清旷爽朗。诗歌以净化了的情思,用提纯的景物表现其内涵,有一种单纯明净的美。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描画出夕阳西下和夜月东升的景象。作者用字巧妙,“忽”字赋予了山光一丝活泼跳脱的灵动之美,而“渐”字则带有一丝沉稳,通过想象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作者抬头凝望的神态。这二字既阐释了景,同时也衬托出当时诗人安闲自在,快乐自足的心情。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描述诗人沐浴更衣后,靠窗而卧,微风吹来,顿生凉意,此乃消暑避世的绝佳去处。闲卧于亭,作者鼻嗅“荷风送香气”,耳闻“竹露滴清响”,在这个夏日傍晚达到了人境合一的境界,悠哉,快哉。
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而美景佳音不得共赏实乃一大缺憾。诗人笔锋斗转,由“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平实自然地从水亭纳凉过渡到怀念朋友。
鸣琴不弹,思绪游走。作者此时感怀故人,夜间便与友人相见。“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诗人念友之心切可见一斑。闲话清谈胜过对月思人,共度良宵胜过一人独揽美景。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与开篇的美景交相辉映,余味无穷。
整首诗歌对景物的描写细致入微,动静结合,声色俱全,透露出一股盎然意趣,再融入自己一些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儿无知音的感慨,让整个诗篇都灵动起来,也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悠然自得的心绪和独揽美景的落寞。
诗人善于捕捉住生活中的细微感受,语言流畅自然,寄情于景,景中含情,表现恰到好处,读来韵味十足,是可以不断品阅的佳作。
本文内容由小薇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