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几何题目经典的辅助线手法(初中数学几何题辅助线的做法)
导语:中考几何进阶 辅助线法则(14)角度分析:几何题解2
中考几何进阶 辅助线法则(14)角度分析:几何题解2
例题1 如图已知:△ABD和△CBD关于直线BD对称,点E、F分别是线段BC和线段BD上的点,且点F在线段EC的垂直平分线上,连接AF、AE,AE交BD于点G.求证:∠EAF=∠ABD.
〖分析〗
证明角度相等的几个一般思路: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2)相似或全等三角形对应角;3)平行四边形对角;4)同弧(同弦)上的圆周角;5)平行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的同位角或内错角。
依据题设,考察哪条路可以走得通。
角度分析
轴对称既提供了等量线段,也给了角度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同样如此。
利用对称关系,∠CBD=∠ABD,求证∠EAF=∠ABD等同于求证∠EAF = ∠CBD。
题设F在线段EC的垂直平分线上,连接EF、CF以补全等腰三角形,并作底边的高FH,垂足为H,则EF=CF,如图。
从题解图不难发现,要证明所求,只要能证明ABEF四点共圆,而这只需证明四边形ABEF对角互补,或外角等于内对角。
由题设对称关系(BD为对称轴,FH为EC垂直平分线),不难发现:
∠BAF=∠BCF=∠CEF=γ,∴ABEF四点共圆。
于是,∠EAF=∠CBD=∠ABD=α,所求得证。
题后:1)线段垂直平分线意味着等腰三角形,无论是否有用,先补全相应的等腰三角形再看。2)根据所求,先一般性思考可能的方法手段,才是做题的真正目的。
--------
例题2 △ABC中,∠B=90°,M为AB上一点,使得AM=BC,N为BC上一点,使得CN=BM。连接AN、CM交于P点。求∠APM的度数。
〖分析〗
除了∠B=90°(垂直),都是线段相等关系,要求的是角度数。那么这个角度肯定是“特殊角”,无外乎30°、45°、60°以及它们的补角。那么思路就在于构筑特殊的三角形,无非是等边三角形,或者含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
本题角度的位置比较尴尬:和已知的线段相等不搭边,所以角度的位置要转移。
一般地(和具体的题无关),和前面的例题思路一样,角度转移无非通过: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2)相似或全等三角形对应角;3)平行四边形对角;4)同弧(同弦)上的圆周角;5)平行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的同位角或内错角。
本题另一个思路,是题设有垂直线段,线段相等,所以三垂直模型也可以考虑。为此,先复习一下《三垂直模型》。
--------
三垂直模型
在以前辅助线法则文章中,《法则九》归纳为:三垂直,边相等,等腰直角含其中。
在三垂直前提下,
(1) AB=AC;
(2) AP=CQ;
(3) AQ=BP;
(4) PQ=PB+QC
这四个论断中,如果有一个成立,则另外三个必定成立。
--------
1)题设有AM=BC,AB⊥BC,考虑三垂直模型。有两种说法。
1°AD⊥AB,取AD=BM,连接CD、DM。
2°过A作AB垂线,过M作CM垂线,相交于D,连接CD。
无论哪种都可以,见图。
易证,四边形ANCD为平行四边形,△AMD≌△CMB。然后不难证明△CMD为直角等腰三角形,最终∠APM=45°。
2)作平行线,将∠APM转移。
无非是过A、N、C、M(构成角的线段端点)中的一点作平行线,或平行于CM,或平行于AN(AP)。
1°过C作CD∥AP,交过A点的垂直于AB的直线于D,题解图等同于三垂直题解图。
2°过A作CM的平行线,与过C作AM的平行线交于D点,连接DN。见图。
不难证明△AN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α+β=90°☞ CM⊥DN ☞ AD⊥DN(∵AD∥CM),DN=CM=AD。
3°过M作AN的平行线,同时过N作AM的平行线,二者相交于D,连接CD。见图。
△DNC≌△CBM ☞ α+β=90°☞ ∠MCD=90°且CM=CD ☞ △M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PM=∠CMD=45°。
4°过N作CM的平行线,过M作CN的平行线,二者相交于D。连接AD,见图。
△AMD△CBM ☞ α+β=90°☞ ∠ADN=90°且AD=CM=ND,☞ △AN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PM=∠AND=45°。
本文内容由小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