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虚心涵泳读书法中的涵泳是指(虚心涵泳出自哪里)

导语:虚心涵泳读书法

古人非常注重“虚心”的读书态度,白居易有“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的诗句。现当代大贤钱穆先生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时,也一再提到朱熹“虚心”的读书方法,并认为自己一生的学问,在这一点上得利颇多。虚心既是我们在读书遇到难处时帮助我们解决难题的方法之一,又可以帮助我们去除蔽见,获得新知。被钱穆先生认为是读书第一最要法门。朱熹自己也说“虚心则见道理明”。虚心就是指看书的时候心要平,要定,要静。“使之如止水,如明镜”,才能照见书中的道理,见得圣人的意思。

“虚心”一法,虽被朱子简单地描述为“只是虚心平读去。”实则却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虚心主要包括三重含义。首先,“虚心”指不先立己意。“不先立己意”指在读书未深入时,不先树立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判,如此才能见到圣人的意思。如果“看前人文字,未得其意,便容易立说”,这样只会把自己的意思当做圣人的意思,其结果是“既不得正理,又枉费心力。”是很害事的。要“以书观书,以物观物”。尤其是在解经的时候,只把书中的道理看作是他自己的是非,不能够有自己的意思。要全然虚心,以一颗平心对待。朱熹认为,虚心读书,就好比听两个人的讼词,需要把两个人的话都听完才能够做判断。如果心里先有了孰对孰错的意见,则无法公正地断案,也看不到事情的真相了。其次,虚心读书,不能执着一见。朱熹认为,读书如果有了一些见解,未必便是正确的,不能够执着,应该要放在一边,再读更多的书,看到新的见解。看书先有了自己的想法,多数都是私意。比如粗略的人看书多数以勇敢强义为主,而柔顺的人看书又多以慈祥宽厚为主,书里什么都有,执着在自己一时的看法上,便遮蔽了自己的眼睛。要做到这一点,便要退步来看,“只虚此心将古人语言放前面,看他意思倒杀向何处去”。再次,“不可用己意迁就圣贤之言”。可见,在朱熹那里,即便是圣人的话也是不能盲目信从的,需要自己切身体会到圣人之言的是处,才能信。“不然,人说沙可做饭,我也说沙可做饭,如何可吃!”不人云亦云,是虚心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虚心还包括读书不寻隐僻峣崎的地方,需要除去从前的看法才能看到新见,“于静处收拾”等多重内涵,散见于《朱子读书法》的多处,其论说又多与涵咏并提,与其他五法交叉而论。

“涵咏”也作“涵泳”。在《汉语大辞典》中,“涵”有“沉浸”之义;“咏”有“曼声长吟”之义。“涵咏”法实为沉浸于书中,反复玩索吟咏,贴心体会之义。朱子反复说“沉潜玩绎”“玩味反覆”等,其实都是涵咏的内容。《朱子语类》《性理》二中说:“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咏玩索,久之当自有见。”可见,要想判断一句话是否恰当,就要避免“臆度”,也就是达到“虚心”的状态,这就需要“涵咏玩索”,使二者缺一不可,相互作用,时间久了,自然可见义理。

在朱子那里,涵养本源是涵泳的目的,也是虚心的前提。因此,虚心和涵咏实则是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一个循环结构。二者有各自不同的着力之处,纯然两件事,却又相互包含,相互作用,不可分离。

作者:赓瑜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