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对人性论的解说文案(对人性论的解说是谁)

导语:对人性论的解说

看了某人写的人性论,我以为不全面等,因此解释和说明一下。

一、人之初,性本善。在孟子看来,人的这些善端是与生俱来的,人的本心为善,所以言之人性本善。

二、性恶论,是荀子人性论观点。

荀子否定孟子的性善论,加强了礼乐教化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法治提供了思想前提,提出了礼法共治的主张,即礼乐不可废法约不可驰。

三、性私论,主要是法家的人性观。强调人的自私的一面,以自私来解释人的恶行,将人性的自私作为恶的来源,而且认为人性难以教化和改变,只可以进行约束和利用,于是主张以刑法和奖惩来治理社会和管理国家。

四、性无善恶论,是告子的人性观点。“食、色、性也”。

告子认为,善恶是后天环境造成的,“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

人性善恶是在社会生活中习得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

五、性三品是董仲舒提出的人性论。天有阴阳、人分善恶。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大概就是说的人品。

六、齐善恶、是道家为表达事物的性质相对性而提出的命题。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丑、恶是相对于美、善而言的,如果没有美、善、也就无所谓的丑、恶了。

庄子将这种相对主义的论调推向极致,认为世间万物的一切区分都是相对的、这些差别源于人的主观看法,而不存在客观的标准,“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人性也是如此,并没有明确的善恶标准,善与恶有着等同性,即所谓的“齐善恶”。

本文内容由小楠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