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菜不摆3、筷不成5是什么意思)
导语:老祖宗说“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礼仪之邦,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从“孔融让梨”到“程门立雪”,再到“三顾茅庐”充分说明了有礼貌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敬,能走遍天下,能成就大事。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老祖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为我们遗留下了许多待人接物礼仪的经验总结,并以通俗易懂的农村俗语老话的形式传承至今,正如这句老祖宗说“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菜不摆三逢年过节,免不了会跟家人朋友在一起团聚。“餐桌文化”由来已久,在传统的“餐桌文化”中,古人十分注重“尊重”二字,对于宾客及长者,通常要做到谦虚礼让。此外,人们还十分注重菜品的道数及宾客的座次。这里说的“菜不摆三”中的“三”与汉语中的“散”是谐音,在古人看来这个数字是不吉利的象征。而且,在我们北方部分地区,祭祀的供品就是三道菜品。所以,日常邀请亲朋好友吃饭时,人们通常就会上四、六、八、十道菜品,这也符合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好事成双”的风俗习惯。
筷不成五“筷不成五”就是说在吃饭时,碗筷要摆放整齐,不能出现长短不一,三长二短的情况。所以,在古人看来,碗筷的摆放要整齐有度,否则,会让宾客误以为诚意不够,影响餐桌的融洽氛围。
席不成六“席不成六”就是说在吃饭时六个人坐一桌,在古代,受“天圆地方”思想的影响,人们使用的桌子都是方形的,这样一次只能够坐个人,若是六个人的话,会十分拥挤,显得主人对宾客照顾不周,有失礼节。所以,在古代,为了注重礼仪,人们在宴请宾客时,很少会安排六个人一桌就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待人接物到为人处世,处处都彰显着中华文明的传统礼仪。老祖宗说“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它不仅在告诫我们后人做人做事的传统理解,也让我们在人生路上避免少走弯路。常言道“成大事者必作于细”,要成就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像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这样的小事,就必先做细做好,细节上的高标准严要求是成就大事的关键。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