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自我控制的特征(自我调控属于个性心理特征吗)

导语:特质自我控制对长期主观幸福感的外显与内隐成分,有一定积极作用

文|章鱼哥

编辑|比奇堡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根据自身的评定标准对自己的情绪情感状态和生活质量从各个方面加以评定之后产生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体验。

而根据目标理论可知,自我控制作为一种实现既定目标的执行能力,对主观幸福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自我控制对主观幸福感存在积极的预测作用,但尚有一些问题未解决。

首先,以往的研究基本关注的是特质自我控制与长期主观幸福感的外显成分,缺乏对长期主观幸福感的内隐层面的探索。

此外,自我控制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发生机制还有待进一步从新的切入点来进行研究。

那即是从心理表征的角度——解释水平,来探索自我控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解释水平在自我控制对外显、内隐主观幸福感影响上的中介作用

关于解释水平在自我控制对外显、内隐主观幸福感影响上的中介作用。

研究发现,解释水平仅在特质自我控制对外显长期主观幸福感的部分维度的影响上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而在特质自我控制对内隐长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上以及在实验室操作情境层面中自我控制行为对外显、内隐即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上,解释水平并没有发挥中介作用。

具体来说,从特质解释水平在特质自我控制对外显长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上的中介作用来看,存在特质自我控制影响特质解释水平。

进而影响外显长期主观幸福感的外显长期积极情绪、外显长期情绪平衡与外显长期主观幸福感总分的部分中介路径。

这就说明,在研究中,特质自我控制通过特质解释水平来影响外显长期主观幸福感主要体现在对外显长期积极情绪的影响上。

该结果可以解释为,首先,特质自我控制能力体现的是个体着眼于长远的目标和利益而通过调节自身的行为、思维等来抵制诱惑并且牺牲短期能够带来状态快乐的行为。

因此,在进行长时间的自我控制积累之后,个体更能从长远目标和利益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与作出行为判断,进而激活其在心理表征时更能使用高解释水平。

那即是说,当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越高,那么个体在面对目标利益冲突时同时,放弃眼前利益而选择长期目标的能力越强。

因此越能激活以注重抽象的、长远的目标或利益为特征的高解释水平,从而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更能采用高解释水平进行活动。

如着重于更抽象、更长远的目标与利益,而不会因为短期诱惑来放弃追求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

同时,结合对特质解释水平对外显长期主观幸福感单独的预测作用的分析来看,特质解释水平在特质自我控制与外显长期主观幸福感关系上的中介作用最终可以解释为:

其一,特质自我控制激活了高特质解释水平,而高特质解释水平与长期的、渴望性的目标相连,而渴望性的目标通常与个体最核心的价值观相一致。

当目标与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时,个体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会更加有动力和兴趣,因此可以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

其二,特质自我控制激活了高特质解释水平,而高特质解释水平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受对目标的“渴望性”和“理想性”所驱动。

这与促进动机的特点相似,而后面经过文献查阅也发现,促进动机下的个体对信息的加工更偏向整体化的加工和抽象化的思考,且高解释水平与促进动机正相关。

那即是说,高特质解释水平的个体在目标追求的过程中由于是从目标的“渴望性”、“理想性”以及目标的意义等方面来思考问题。

因此在长期的生活中,高解释水平激活了在目标追求过程中的促进动机倾向。

进而我们推断,特质自我控制激活了高特质解释水平之后,而高特质解释水平可能发挥了与促进动机相似的作用,使得个体在目标追求的过程中从整体出发。

此时个体思考的是追求目标的意义,就忽略了自我控制过程中的那些不愉快行为细节,能使个体从整个事件的意义出发,联想到成功的未来和最理想的状态。

在这种心理表征作用下,个体会将每一次能接近目标的行为都视为一次胜利或收获,进而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

其三,特质自我控制提高了个体的特质解释水平。

因此,在面对后续的自我控制目标冲突时,高特质解释水平的个体能够采用更灵活的、更富有创造力的方法来解决目标冲突。

同时,因为高解释水平与核心价值观一致,因此他们在面多目标冲突时还能以自身价值观为着眼点进行身心的整合。

进而达到多个目标和谐一致,从而增加长期的积极情绪体验。

而在外显长期消极情绪与外显长期生活满意度上,并没有发现特质自我控制通过特质解释水平来影响这两个维度的路径。

该结果也恰好再一次说明了前文所分析的特质解释水平不能单独预测外显长期消极情绪与外显长期生活满意度的可能存在的原因。

可能存在如物质主义这种既属于高解释水平但又同时能对外显主观幸福感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等调节了特质解释水平对外显长期消极情绪与外显长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而在特质自我控制对内隐长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上,在实验层面的自我控制行为对外显、内隐即时主观幸福观的影响上,均没有发现解释水平在二者关系上的中介作用。

首先,从特质解释水平在特质自我控制对外显、内隐长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上中介作用来对比。

可以再一次说明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两个分离或相互独立的认知结构,外显与内隐认知的影响机制可能存在不同。

其次,从解释水平在人格特质层面上的中介作用与实验室操作情境下的中介作用来进行对比。

发现解释水平的中介作用只能体现在特质自我控制对外显长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上。

对特质解释水平对外显、内隐长期主观幸福感的单独影响的分析后,可能特质解释水平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体现的是这两个变量较长时间里整体与综合性的关系:

需要在长期的积累下,解释水平才能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而在实验室操作情境中,状态性解释水平与即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呈现出复杂多变关系。

笼统地启动高、低状态性解释水平可能并不能造成对外显、内隐即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从而造成了在实验室操作情境层面解释水平在自我控制与外显、内隐即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没有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虽然解释水平的中介作用在人格特质层面与实验操作层面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解释水平在自我控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上确实存在一定的中介作用。

虽然该中介作用较小,且大多数情况下自我控制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比较大,然而解释水平的作用也不能被忽视。

研究结论

研究通过问卷测量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探讨了自我控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以及解释水平是否能作为自我控制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发生机制,整合前文所述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自我控制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但不同的自我控制分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略有不同。

具体表现在特质自我控制对长期主观幸福感的外显与内隐成分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而实验室操作情境下的自我控制行为仅对即时主观幸福感的外显成分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2.解释水平有利于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但解释水平对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特质解释水平对长期主观幸福感的外显成分的正向的影响上。

而状态解释水平的变化并不能引起即时主观幸福感的外显与内隐成分的改变。

3.解释水平在自我控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上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但这种中介作用仅体现在特质自我控制对外显长期主观幸福感的部分维度的影响上。

而当其作为一种具体的实验操作变量时,状态性解释水平与即时的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可能更为复杂。

因此状态性解释水平在自我控制行为对即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上不存在中介作用。

4.主观幸福感的外显与内隐层面是相互独立的认知结构。

本文内容由小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