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吃货(朱自清四次流泪原因)
导语:朱自清教子:吃饭哭闹,他给了几巴掌;当上编辑,他说学识不够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当你看到这些文字时,是不是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
而这些文字,来自一个叫做朱自清的男人。
一、这个实在不爱孩子的男人
朱自清的《背影》,在大家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乃至于到了现在,大部分人都还记得那个买橘子的男人。
不善言辞的父爱,总让人感动,但是写下《背影》的朱自清,并不是一个多爱孩子的父亲。
朱自清和武钟谦结婚后,一共生下了6个孩子。
孩子多的家庭,总是充满了吵闹声,尤其当所有的孩子都聚集在一起时。
朱自清家吃饭时,所有的孩子会齐聚一堂,兵荒马乱。
到了饭点,一群孩子齐聚在饭桌前,紧挨着坐下,便开始了吵闹的序章。有的孩子叫嚷着要喝粥,有的又吵闹着要喝汤,更有甚者,吵嚷着要吃喜欢吃的菜。
一般的家庭,面对这种状况,都有些犯难。
但朱自清并非寻常的家长,他遇到这样的事,往往几个巴掌就上去了。
孩子们在挨打之后,便乖乖的吃饭。
而朱自清则气呼呼,等到一群孩子吃完饭,跑着离开后,才会消气。
二、这个脾气暴躁的男人
朱自清的脾气暴躁,是他所有孩子公认的。
他的脾气暴躁,并不单单因为在孩子幼年不懂事时的严厉。
人到中年的朱自清,脾气也是暴躁的,尤其是到了四十岁之后,简直是所有孩子的噩梦,所有的孩子,都不敢招惹他。
脾气暴躁是一个方面,但朱自清人到中年,却还是依旧谦逊。
据他的儿女所说,四十多岁的朱自清,在儿女面前是极具威严的。但他让孩子们帮他做事,依旧会用“请”字,哪怕只是拿某样东西,这样的小事。
那时候的孩子们,并不懂父亲。他们只是觉得这个男人,有着自己的威严和个性。
后来,他们慢慢长大,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就像老话说的那样,养儿方知父母恩。等他们到了朱自清的年纪,才懂他心中的悲愤。
他的女儿,在回忆中这样说道:“我长大以后回想起与父亲一起生活的时光,才体会出他那时的暴躁,实在是因为心头压了太多东西,国事、家事、身为一个文人的种种心事,使他受了多少折磨啊!”
三、这个深爱孩子的男人
说朱自清不爱他的孩子,实在是一种比较片面的想法。
朱自清对于孩子的爱,比较深沉,表现得不明显。
儿子朱闰生进到一家报馆工作,并且担任编辑,朱自清给他寄去了一封信。在大家欢喜的时候,朱自清这封信,就像是在烈焰上淋了冷水。
他在信中这样写道:“我觉得你的学识和经验还不够。”
随后,他又在心中叮嘱儿子“事已如此,只盼望你努力尽责”在信的末尾,朱自清还附上了这样一句话,“切不可因为跳得快略有骄心”。
这样严厉,实则是出于对孩子深深的爱。
整封信从头到尾,字迹端丽,毫无潦草的痕迹。
干净的纸张,工整的字迹,就像他教育儿子做人要端正那样。朱自清的爱,就是渗透在微小之处的,他本身对于孩子们,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当朱闰生接到这封信时,父亲渗透在其中的爱和期盼,也被孩子牢牢的记在了心中。看到父亲的信,朱闰生就看到了谨小慎微,而他一辈子也是这么做的。
等到晚年的时候,再回忆起这段往事,朱闰生这样说道:
“面对我的升职,父亲他不说‘恭喜’,而说‘我觉得你的学识和经验还不够’,因为他怕我成长得太快,不利于基础打牢。这就是严父。
人人都觉得,慈母情怀更容易滋润一颗幼小的心灵,而严父的爱,人在幼年时往往很难体会。但是,成年后再去想起父亲的这种情怀,就会有格外深的感触。严父的爱,深沉、轻易不流露,它需要孩子慢慢体会,用一生去品味。”
本文内容由小里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