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是立春吗(春节正月初四的风俗有哪些)
导语:正月初四:立春习俗
1、门鼻儿上的一抹红
在立春这天早上,家家户户大大小小的门鼻儿上要系个红布条,小孩儿的扣眼上也要系个红布条。
门鼻儿系红绳
民间习俗叫做“迎春”、“接春”,象征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祈愿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生育繁殖力旺盛,驱灾避邪除瘟祛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吃萝卜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立春的“立”表示开始的意思。
民间谚语:“立春一日,百草回芽。”从这一天起,冬天就算过去了,天气越来越温暖,草木生长,鸟语花香,一切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立春也被称为“咬春”。在这一天,人们常会从市集上买一个萝卜来吃,这样做的缘由是萝卜是春季当季的蔬菜。古时候的老百姓讲究到什么时令吃什么食物,吃萝卜的深意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
吃萝卜
大人将新鲜的萝卜给孩子咬几口,寓意消除百病,迎接新春。
3、打春牛
民间还有俗语是:“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立春这一天,打春牛也是一个普遍的习俗。
从唐朝开始,每到立春,农民们就会用软软的鞭子轻轻抽打家里的老牛,表示春耕要开始了,也有祈求丰收的意思。
这个习俗,也被称之为“打春”。宋朝有一位名叫晁冲之的诗人,在其《立春》一诗中写道:自惭白发嘲吾老,不上谯门看打春。
宋 晁冲之 《立春》
相传,在很久远的时候,有一个人外貌与众不同,他长着人的身体,却有着牛的脑袋,力气非常大,而且十分聪明,善于使用很多工具,大家都十分信服他,便推举他做了部落的首领。这个牛头人身的人,就是炎帝。
炎帝十分重视农业,主张大力发展农业,想了很多的办法,教大家纺织、养蚕、种田、采茶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炎帝称为神农氏。
神农氏
历朝历代的帝王也纷纷以炎帝为榜样,效仿炎帝,重视农耕。因此,在每年立春这一天,上至天子群臣,下至普通百姓,都要举行迎春的仪式。
皇帝迎春
天子率领着满朝文武百官,沐浴更衣,焚香吃素,步行来到郊外,跪拜祈福。并在放供品的桌上摆上一只泥土做的耕牛,有专门的人上前,用鞭子抽打这只土牛,将土牛打碎,寓意经过漫长冬季的休养,耕牛要打掉身上的懒惰,开始努力为春耕卖力气了。
皇帝春耕
当迎春的仪式举行完毕,天子一行人离开之后,附近的百姓就会蜂拥而上,将打碎的土牛碎片抢回家,这叫作“抢春”。谁抢的碎片多,谁家今年的收成就会好。
本文内容由小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