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无核白葡萄的品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防治措施(无核白葡萄的优缺点)

导语:无核白葡萄的品质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防治措施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的无核白葡萄的品质还会受到很多问题的影响,在具体的质量提升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还不够成熟,所以本文针对无核白葡萄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的探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1无核白葡萄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

现阶段,无核白葡萄品质还会受到架面高度与土肥管理的影响。目前,我国无核白葡萄的主产地吐鲁番,还存在着架面高度不够的现象,导致了葡萄藤以及葡萄的通风与透光条件的不足,进而影响了葡萄的质量与产量。而在于土地管理方面,大多数的葡萄农还凭借着老旧的管理经验,经过长期的葡萄种植,使得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如果不做好土壤有机质的有效管理,对无核白葡萄的品质将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产量追求与病虫害防治同样是无核白葡萄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

现阶段,无核白葡萄种植者还存在着盲目追求高产,忽视产品品质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市场白葡萄品质的不足。再加上果农种植的水平偏低,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不够,而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新技术的推进也相对缓慢,进而使得果农对葡萄的病虫害防治不力,最终导致了无核白葡萄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率逐年增多,对白葡萄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无核白葡萄品质的提高措施

2.1合理设置架面高度

合理设置架面高度是提高无核白葡萄品质的基础环节。架式以及架面高度的科学、合理性是葡萄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管理机械化、减少劳动力、改善葡萄通风不畅问题、提高葡萄架透光能力、增强葡萄品质等问题的关键。现阶段,我国无核白葡萄的产地吐鲁番市,所推广使用的葡萄架式主要有小棚架、水平架式两种。合理设置架面高度,要在因地制宜、节约成本的基础上进行架面的设置,通常情况下可以以原有梢柱作为根柱,进行新梢柱的更换。

具体来说,就是把根柱从1.4m提升至1.7m,将梢柱从1.6m提升至1.9m,从而使得整体的架面高度有所提升,进而实现机械化作业,改善葡萄园内的通风透光条件。而且架面高度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强白葡萄的抗病能力,降低病虫害问题的发生。所以说,因地制宜地选取架材,提高无核白葡萄的架面高度十分关键。

2.2提高土肥管理能力

提高土肥管理能力,是保障无核白葡萄健康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土肥管理能力,果农在基肥于8月底葡萄采收后,可以利用充分腐熟的羊粪、堆肥等有机肥进行科学地混合,并将混合后的肥料通过距植株40〜60cm处开沟挖坑的方式施入到无核白葡萄生长的土壤之中。在施肥过后,要加以土壤覆盖,并浇透水,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保障葡萄根系的安全越冬,对葡萄枝条的成熟、花芽的分化也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无核白葡萄每年可以4次施肥,用量在450~750kg/hm2之间。

其中,催芽肥为氮肥加上磷钾肥,在葡萄萌芽前施入;花期肥为氮磷肥加上根外施膨肥,在葡萄开花前施入;膨果肥为氮磷肥加上钾肥;成熟肥为磷钾肥加上氮肥,在果粒着色前施入。最后,果农还要适时进行根外追肥,通常在花前、花后和开始成熟时进行喷施。

2.3合理控制葡萄产量

合理控制葡萄产量,是提升葡萄质量的重要举措。通常情况下鲜食葡萄的品质与其产量有很大的联系。在我国吐鲁番地区,无核白葡萄的产量最好控制在22.5~30.0t/hm2范围内。果农还可以采取疏花疏果的方式进行产量的控制。具体来说,疏花就是每果枝保留单个果穗,在开花前15d左右进行花序过多或花序发育不良果穗的摘除。通常情况下,疏花要在开花前的1周进行。而疏果,就是进行发育不良果、病虫果、干瘪果等劣质果的去除。而且还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产量的控制。例如,果农可以通过喷施赤霉素的方式,进行穗轴的拉长以及果粒的增大,从而提高葡萄的质量。一般来说,在无核白葡萄的整个生产期内,需要在花前、花后2次施用赤霉素,浓度分别为50mg/L和100mg/L。

2.4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

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首先,果农要做好葡萄园的清理,特别是在秋季葡萄修剪后到埋墩前这段时间,果农要剪除并烧毁各种病虫枝、叶及干枯果穗,以降低越冬病源基数,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越冬虫卵和病菌的威胁。其次,果农要在葡萄萌芽前和埋土越冬前分别进行3~5°Be石硫合剂的喷施,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再次,种植无核白葡萄的果农可以通过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进行葡萄白粉病的预防。最后,为了诱杀斑叶蝉、烟粉虱等害虫,果农还可以采用黄板,减少不必要的农药使用次数与使用量,降低葡萄果实的农药残留,从而提高无核白葡萄的品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无核白葡萄的品质,就要结合实际,进行葡萄架式以及架面的改造,改善葡萄园条件,合理施用肥料,改善土壤肥力,加强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才能进一步地促进无核白葡萄品质的提高。

本文内容由小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