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孔府博物馆介绍(孔府的文物)

导语:孔府的生活有多豪奢?来孔子博物馆一探究竟

孔子博物馆位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距孔庙4公里,建筑外形以仿汉式建筑为基调。孔子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源自历史上孔府千百年来积累的旧藏,拥有各类馆藏文物70万件,闻名于世的藏品包括明代以来直至1948年的30万件孔府私家文书档案、宋代以来4万多册善本古书、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饰以及大量的与祭祀孔子有关的礼乐器等。

(满汉全席餐具)这套珍贵的满汉全席餐具共404件,均采用银质点铜锡合金制作,有的镶嵌了玉石或者玛瑙,出自广东汕头、潮州银匠艺人之手,器底印鉴标明了制品的产地、店号、制作者、质料等。其中部分餐具,如尊鬲、雷纹豆、方耳宝鼎,曲耳宝鼎、钟形味鼎等,以商周青铜饮食器为参照,仿古而制;另一部分模仿食材的形态,呈杏、桃、鹅、鸭、鱼等形状,独具匠心。

(满汉全席餐具)孔府宴是衍圣公府各类典礼和日常迎来送往中高级宴席的总称。孔府宴菜品饪精良,宴席等级分明,礼仪详备,是经过数百年发展而形成的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宴体系。孔府宴在发展中主要受到山东本地菜、宫廷御膳,以及通过联烟带入的全国各地菜看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

(孔府宴所用餐具)孔府宴在发展中主要受到山东本地菜、宫廷御膳,以及通过联烟带入的全国各地菜肴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菜品命名如“诗礼银杏”、“阳关三叠”等,极富文化。孔府宴大致可分为寿宴、家宴、喜宴、丧宴、花宴、便宴、如意宴等,宴请对象上起皇帝、王公贵族,下至地方官员亲朋好友。根据饮宴者身份的不同、以菜品数量、用料 精粗等区分规格,还随着季节变换,选择时鲜。

(孔府宴所用餐具)孔府宴用餐讲究礼仪,座席遵循主宾位于首席、主人旁陪、宾主对坐的原则。席面布置首尾呼应,上菜先咸后淡、先浓后薄、先无汤后有汤,次序分明、缓急得当。另外,在婚丧嫁娶、祭孔仪式、节日岁时等方面,孔府宴也都有特定的规制和礼仪。

(孔府藏清乾隆红锻绣云蝠花卉镶边褂)王朝更替,要在改正朔的同时易服色,前朝衣冠服饰难以存留,但孔府地位特殊,保存了较多明代服饰,也不乏清代与民国服饰的精品,种类包括朝服、公服、常服、礼服、吉服、便服等,款式丰富,纹样精美,工艺精湛,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清同治红地牡丹花闪锻镶边皮袄)儒家认为,服饰要合乎礼的要求,着装要与仪容。言谈、场合等相符合。孔府所藏明消两代服饰品类齐全,有着严格的规范,按性质分为祭服、朝服、礼服、公服、常服、吉服、便服、丧服等;材质包含皮、绫、罗、绸、缎、纱等,其中大多为明清两代传世成衣。孔府服饰具有承祖制、显规范、章五色、辨等威的特点,符合衣冠载道、劝人慕德、尊崇礼乐的儒家思想,是明清两代服饰的静态标本和活化石。

(明代蓝暗花纱锻绣仙鹤补服)

(明代白色素纱袍)

(明代白色素纱袍)

(明万历蓝地妆花纱蟒衣)

(明万历蓝地妆花纱蟒衣)

(青锻袖云龙披领)披领又称掮肩、披肩,是清代加于朝服上的衣领,与补服配穿。披领有冬夏两式,在冬季,皇帝及文武百官的披领用紫貂或石青色加以海龙缘,夏季则用石青加片金缘。

(清道光白暗花纱镶边单衫)

(清光绪蓝地云蝠寿金龙妆花绸袍)

(明代忠静冠和明代展脚幞头)展脚幞头,最初由包头布逐步演变成衬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角的造型。其始于南北朝,盛于唐宋,元明继续流行,清初逐渐消失。

(清代青锻高腰皮底靴)

(孔子世家谱)《孔子世家谱》就是目前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制度上最完善、结构上最完整的一部氏族谱系,堪称为稀世珍宝。 

(象牙笏板、象牙腰牌、衍圣公孔繁灏狮钮水晶印章、青花云龙纹筒炉)腰牌又名朝参牌。在明代,为保障皇宫的安全,所有在京官员均佩带腰牌参加朝会,无牌者不得进入宫禁。此牌为衍圣公驻京期间的凭执之物,正面刻“衍圣公”三字,背面刻“朝参官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与借与者罪同,出京不用”,侧面刻“文字柒百柒拾叁号”。

(明清两代衍圣公画像)衍圣公为孔子后代的封号。汉称褒成侯,魏称宗圣,晋称奉圣,北魏称崇圣,北齐称恭王,均为侯爵。北周及隋封邹国公。唐初封褒圣侯。开元中,追谥孔子为文宣王,称其后裔为文宣公。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 年),因后裔不宜用祖谥为号,改封衍圣公。1935年国民政府令以孔子嫡系裔孙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以特任官待遇,遂废衍圣公之称。

(六十四代衍圣公孔尚贤画像)明嘉靖时期,严嵩将其孙女嫁给了孔尚贤。

(“鸾凤和鸣”银鼎——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婚礼所收的贺礼)孔德成与孙琪芳的婚礼轰动了民国各界名流,来自国民党中央党部、内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军政部等各方均派出代表前来致贺并赠送礼品。从中可以看到孔府与社会上层的互动,也可以窥见这一贵族家庭的生活水准。

(雷纹铜尊)此为“汉五供”之一,用于孔庙的祭祀。器口铭文显示其铸造年代为东汉元和二年(85年),但实际的制作时间可能较晚。

(铜像尊)此为“汉五供”之一,用于孔庙祭祀。器口铭文显示其铸造年代为东汉元和二年(85年),但实际的制作时间可能较晚。

(民国时期祭孔所用的凤箫和陶埙)文庙祭祀中的乐器包括琴、瑟、拊、搏、笙、箫、笛、篪、埙、磬、钟、鼓等。目前存世的祭孔乐器实物不多,但从《阙里志》载录的插图可以想见其种类之丰富、乐音之美妙。

(清雍正黄地彩绘缠枝牡丹纹铜胎画珐琅五供)清雍正十年(1732年)颁赐孔庙祭器。

(明代宝相花雕龙耳掐丝珐琅香炉)

(清康熙八卦纹鎏金铜编钟)

(清康熙八卦纹鎏金铜编钟)

(清代奉天诰命盒)又称圣旨盒,用于保存圣旨,是孔府与朝廷保持密切联系的佐证。从孔府的这件圣旨盒我们领略到当年的威严和隆重。圣旨盒的真正意义也远远超过了它的实用价值,它是对孔府主人衍圣公地位的一种肯定,这种地位是名正言顺的正统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圣旨盒以它整体的气概和效果,用流光溢彩的形式展示了天下第一家的气派。

(乾隆御书万仞宫墙赞)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首次东巡曲阜展祭孔子时所书,赞语中的“敢云得门”显示出乾隆皇帝服膺儒学的恭敬姿态。

(文革时期被砸毁的“曲阜鲁国古城”文保碑)

(文保碑纪事)

文革时期孔庙孔府孔林遭受了空前的破坏

孔子博物馆外景

本文内容由小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