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夏侯渊的死对曹操影响多大(夏侯渊为什么是曹操兄弟)

导语:名将夏侯渊对曹操忠心耿耿,为什么战死沙场后,曹操却骂其白痴?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219期 文/无常奉天玉)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一代枭雄曹操,之所以能够在乱世中脱颖而出,依靠的不仅是他自己的雄才大略,也不仅是文臣谋士的运筹帷幄,亦不只是五子良将的誓死效忠,他最倚重的,其实是其麾下的八虎骑,也就是出身于曹氏宗族,和夏侯家族的八位嫡系将领,即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曹真、曹休、夏侯尚。这八人都颇受曹操重视,例如,夏侯惇虽战功不多,却一直是曹魏武将中,职位最高的人;曹洪虽然贪赃枉法,却也没有受有受到惩罚,等等。可是这八人中,有一人战死沙场之后,曹操却骂其白痴,这个人是谁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他不是别人,正是可以算作曹魏元老的夏侯渊。夏侯渊,字妙才,是沛国谯县人氏。《三国志·诸夏侯曹传》记载:“太祖居家,曾有县官事,渊代引重罪。”意思是说,曹操还没有起事的时候,有一次犯了重罪,需要受到惩治,夏侯渊替曹操责担了责任。由此可见,夏侯渊对曹操的忠义,在曹操起事之前,就有了体现。后来,曹操起兵,想要成就大业,夏侯渊立马响应,成为了曹操的别部司马,骑都尉从。

在为曹操效命期间,他的表现非常突出——他不但曾随曹操南征北战,还数度独当一面,击败过马超、韩遂,斩杀过宋建,剿灭了诸多西凉割据势力,并打通了河西走廊,恢复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彼时,曹操曾称赞他“虎步关右,所向无前”。可是公元219年汉中之战时,刘备用法正之计,先派人攻打张郃,使夏侯渊分兵救援,又火烧其鹿角,在夏侯渊率众修补鹿角的时候,派老将黄忠突袭,夏侯渊本人也被斩杀。这个消息传回后方之后,曹操却认为夏侯渊之死,是咎由自取。

《曹操集》载魏武军策令曰:“夏侯渊今月贼烧却鹿角, 鹿角去本营十五里, 渊将四百兵行鹿角。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意思是说,夏侯渊发现被敌人烧毁鹿角之后,竟亲率四百人马,离开大本离十五里前去修补!他本来就不是善于用兵的人,在军中有“白地将军”之称,却亲身犯险。作为一方将帅,本不该亲自上阵厮杀,他竟然连修补鹿角这样的小事,都亲力亲为!夏侯渊为曹操征战一生,按理说他战死之后,曹操应该非常痛惜才对,为什么曹操最后对他的评价不但不高,反而带有贬低的意味呢?对此,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失去汉中的愤怒

曹操一直有着一统天下的理想,而汉中是他进军蜀地的门户,夏侯渊被斩杀之后,导致了汉中失守,曹操的统一大业受到了影响。这等情况下,他虽然痛惜夏侯渊,却也生气夏侯渊弄丢了这一地盘。在愤怒的情况下,曹操对夏侯渊评价不高,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这可以被当作一种气话来理解。

二、夏侯渊不听曹操劝告

孙权劝学,使名将吕蒙脱胎换骨一事,早已被传为佳话,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曹操也曾劝学,他劝说的对象,正是夏侯渊。《三国志·夏侯渊》传中提到:“太祖常戒(夏侯渊)曰:‘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耳。’”意思是说,曹操曾劝夏侯渊,不要只凭借勇武作战,要学习兵法,会用智计。可是夏侯渊并没有放在心上,最终中了法正的分兵之计,死在了乱军之中。曹操多年的苦苦劝说,都被夏侯渊当地了耳旁风,也正是因此,他才丢了自己的性命,也给曹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曹操又如何不生气呢?

三、将汉中失守的责任,推到夏侯渊身上

其实,胜负乃兵家常事,彼时刘备一方,谋有法正,勇有黄忠,还有一个智勇双全的黄权,再加上刘备自己统筹全局,夏侯渊之败并不冤。再说了,身为主将,他亲率士卒修补鹿角,难道不是负责任的表现吗?如果此战他不败亡,或许被大加夸赞吧?其实汉中最终落到刘备手中的原因,并非仅是夏侯渊之过,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当初曹操那套“得陇不复望蜀”的理论,只不过曹操不想承认自己的过失,于是他在夏侯渊战死后,顺势将这一责任,推到了夏侯渊的身上。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夏侯渊对曹操讲义气,有忠心,终其一生,其战绩也非常显赫,他战死之后,曹操却认为他之死是咎由自取,这既是因为,曹操失去汉中后,非常愤怒的缘故,也有夏侯渊不听曹操劝告,不习兵法,让曹操失望的缘故。当然了,曹操想推卸失汉中的责任,也是他对夏侯渊作出如此评价的原因之一。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曹操集》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本文内容由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