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不动产物权生效的四种情形是什么(不动产物权生效的情形有哪些)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不动产物权生效的四种情形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不动产物权生效的四种情形是什么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不动产物权生效的四种情形是什么(不动产物权生效的情形有哪些)

房地产是重要的不动产,不动产登记是房地产物权公示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房地产物权都必须经过登记后才生效。根据《民法典》物权篇,不动产物权生效主要有法定生效、登记生效、事实行为成就生效和合同成立生效四种情形。

(一)法定生效

物权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生效,如《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因此,通过立法形式直接公示的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无须再通过登记的方式来公示所有权的归属。

(二)登记生效

登记是房地产物权公示最主要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因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行为导致房地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均应当依法申请登记,物权变动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如房屋买卖、不动产抵押,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物权效力。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民法典》第三百四十九条、第四百零二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和不动产抵押权的设立应当登记,不登记则不发生物权变动效力。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条规定,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修改了接受遗赠取得物权的生效条件,遗赠是指遗嘱指定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主体继受遗产,属于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物权效力。

(三)事实行为成就生效

基于事实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只要事实行为发生,不经登记,物权变动也发生效力。这些事实行为主要有: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但权利人基于事实行为取得物权后再次处分该物权时,依据法律规定管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四)合同成立生效

《民法典》中确定的基于合同生效时设立的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

《民法典》第三百三十三条、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的,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三百七十四条规定,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地役权不登记,并非意味着地役权就不能对抗第三人。

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地役权属于用益物权,物权具有绝对权,具有排他性。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地役权一经设立虽未登记,作为物权,仍可对抗侵权行为,如果他人非法侵害当事人,未经登记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赔偿妨碍排除损失。此外,未经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地役权,仅仅是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对恶意的第三人,如以不公正手段获取地役权登记的人、明知该权利已经存在的第三人,仍具有对抗效力。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不动产物权生效的四种情形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