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南极的鱼为什么冻不死(南极某种鱼含有抗冻基因)

导语:不怕冻的南极鱼是因为体内有抗冻蛋白,现已应用于转基因技术

在浮冰成群的南大洋栖息着南极鳕鱼、松浮鱼、蛇齿鱼、南极多斑鱼等100多种鱼类,这些鱼体小,一般体长只有25厘米,生长速度缓慢,多数系底栖性鱼类。

人的血清在-0.56℃就会冻结,一般鱼类也大致相同。但是,冬天生活在南大洋中的鱼类却能经受-2℃左右的低温而安然无恙。海水的冰点约为-1.85℃,为什么南极鱼的血清在这一温度下却不会冻结呢?

原来,在这些鱼的血液中存在着一种抗冻蛋白。有趣的是,一到夏天,随着海水温度的上升,这类鱼的脑垂体将会自己调节,是血液中不在产生抗冻蛋白。

7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费尔教授等从南极的一种鳕鱼的血液中,分离出8种分子量不同的抗冻糖蛋白,发现它们不同程度地具有使水难以冻结的本领。科学家经过实验表明,如果将抗冻蛋白从南极鱼的血液中除去,那么它的血液与一般血液没有多大区别,也会在同样的温度下结冰。

抗冻糖蛋白是一种高分子量物质,即使溶解的质量稍多些,摩尔浓度也是非常低的,而血液基本上仍保持着相同的张力。那么,为什么抗冻糖蛋白的浓度如此之小,却使血液的凝固点发生这样大幅度的下降呢?

显然,这一事实用传统的“溶液的凝固点降低理论”是无法解释的。费尔教授认为,这是因为抗冻糖蛋白分子能挤入互相靠近的朗格细微冰晶体的间隙中,从而阻止了冰晶体的生长。即抗冻糖蛋白分子吸附于界面,阻止了水分子向冰晶体移动,是凝固点大幅度降低。

因此,南极鱼不怕冻。

戳“了解更多”,内容更精彩!

本文内容由小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