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魁星点斗状元及第(魁星点斗下一句)

导语:长 · 物 | 魁星点斗送状元

/

·

/

守仪轨,宏礼乐,是为高器也。安于朝堂,则举纲相法。双耳高耸,则遵天道,宏地德,听民生,扬纲常。

三足敦厚,则承社稷,君权衡,安邦国。集此等大任于一体者,唯冲耳炉也。

冲耳炉是宣德炉造形中的经典,历来是文人雅士书房的陈设必备,也是信仰祭祀的精神承载。

冲耳炉,寓意敬天法祖,所以任何神佛庙堂、书斋厅堂,凡表虔心敬仰,均可摆放。

其形制简洁明雅,不附着,不赘饰,单单只是鼓腹巧耳的形状,已足够大方明确。

炉腹饱满,炉耳向上展开呈祈拜姿态,炉口和炉颈平缓圆转,器型端正,油润可爱,肃穆而古朴。

宋代文化为中华文明承前启后之转折,为明清至今文人文化之基础。宋代虽弱,继夏商周之礼乐,然其承秦汉唐之王道,开创文人文化之恢宏者,则远非后世历朝能及也。

冲耳炉正是依宋瓷炉制式而成。宋代所有礼乐之器,均以夏、商、周之青铜礼乐器为根据,传承弘扬,优其形制。

自上古,到宋元,鼎为国之重器,宋代瓷炉,亦依上古而创冲耳炉,既袭鼎之“耳制”,又承“鬲”之乳足,其意蕴深厚,非他器可比拟。

/

·

/

顾炎武《日知录魁》书:“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于何年。以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不知奎为北方玄武七宿之一。”

魁星,文神之一,魁星楼的主祭神,又称“奎星”、“魁斗星君”、“文魁夫子”或“绿衣帝君”,台湾民间称魁星为“大魁星君”或“大魁夫子”。

一说魁星即“奎宿”,又叫“天家”、“封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后被尊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

魁星神的形象形似鬼魅,这可能与“魁”从鬼有关。

他蓝面赤发,一脚向后跷起,就好像“鬼”字的弯钩,一脚作金鸡独立状,脚下踩着鳌头,意谓“独占鳌头”,一手捧斗,一手执笔点斗,表示“魁星点斗”,用笔点定科举中中举人的名字,一脚弯起踢斗则是“魁星踢斗”,这些都是应试者获中之征。

古代的读书人大多以魁星作为守护神。据史书所载,在古代科场上,曾盛行出售泥塑小魁星,考生们大都购买,乞祈魁星保佑自己能够金榜题名。

明人陆深在《俨山外集》中描述了士生们在座右贴魁星图和考场出售魁星像的热闹场面。在民间,士子也常将魁星的神像带在身上,或贴在书房里,以求日夜保佑,还有夸耀自家是书香门第之意。

古时科举取士,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士”、“魁甲”,或“一举夺魁”。乡试中,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也称作“魁解”。取得高第即称作“魁”。这些都是因为“魁”有“首”之意的缘故。

唐宋时,皇宫正殿的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鳌的图像。当时考中进士、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时,状元才有资格站在鳌头之上,由此留下了“独占鳌头”之佳话。

魁星之造型,融和了“一举夺魁、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等美好的寓义,如今依旧为广大学子欣然膜拜。

敬请关注

西泠网拍·艺是 三月拍品

▲ 清·铜魁星立像高:24cm说明:魁星是中国神话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掌主文运,所以与文昌一样,深受读书人的崇拜。因“魁”又有“鬼”抢“斗”之意,故魁星又被形象化,他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中,文运、官运就会与之俱来,所以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将其视为神明。按科举规定,考中状元才有资格站在鳌头之上,故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誉。

▲ 清·铜“大明宣德年制”款冲耳炉口径:10.5cm 高:10cm说明:铜炉冲耳,鼓腹素面无饰,中正典雅,下承三足,底部有原配木质底托。炉外底铸款“大明宣德年制”。整器造型规整,陈于案上,伴以香烟袅袅,文人清趣立显。

本文内容由小岑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