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风雨诗经郑风(诗经郑风风雨古诗)

导语:《诗经·郑风·风雨》是君臣敬业的赞歌,还是一首男女小情歌?

风雨

《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jī)。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xiāo),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liáo)。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一、音韵

韵部:

第一章:凄、喈(jī)、夷,脂部;

第二章:潇、胶、瘳(liáo),萧部;

第三章:晦、已、喜,之部

注:

(1)喈(jī):现在读作jiē,但《诗经》中,都读jī。《朱子·诗传》:“凡喈字,俱叶居奚反。”如“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2)瘳(liáo):《集韵》:“又怜萧切,音聊。”

二、释义

第一章

风雨凄凄¹〈音妻〉,鸡鸣喈喈²〈音鸡。叶居奚反〉。旣见君子³,云胡不夷⁴。

赋也。

注解:

(1)凄凄:形容凄凉,寒冷的样子。《谷风》:“秋日~”。《左传》:“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2)鸡鸣:鸡叫。常指天明之前。喈喈:象声词,鸡鸣之声。《葛覃》:“(黄鸟)其鸣喈喈。”《鹿鸣》:“仓庚喈喈”。《谷风》:“鼓钟喈喈”。

(3)君子:指所期之男子也。

(4)夷:安也,悦也。

第二章

风雨潇潇¹,鸡鸣胶胶²〈叶音骄〉。旣见君子,云胡不瘳³〈叶怜萧反〉。

○赋也。

注解:

(1)潇潇:风雨急骤貌。

(2)胶胶:犹喈喈也。胶:昵也。胶胶:形容鸡的叫声纠缠,此起彼伏。《诗·鱼藻》:“既见君子,德音孔胶。”

(3)瘳:病愈。

第三章

风雨如晦¹〈叶呼洧反〉,鸡鸣不已²。旣见君子,云胡不喜。

赋也。

注解:

(1)晦:昏。

(2)已:止也。

三、赏析

风雨三章,章四句。

两千多年来,对这首诗的解释一直存在争议。《毛诗序》解此诗曰:“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而宋代理学家朱熹不赞成《毛诗序》的解法,认为这是一首描写男女淫奔的诗,“淫奔之女言当此之时见其所期之人而心悦也。”现代人则很多理解为一首爱情诗。

我以为都有道理。但我认为,诗的本意还是毛诗的解释。因为,诗中的君子绝不是后世简单理解的有德行的人,是夫人对于老公的尊称。称得上君子的,都是有采邑的,君的子孙。就像天子是天的儿子,是王或者后来的皇帝。公子、公孙的父亲或祖辈是公爵。君子的父亲或祖辈也至少是公侯伯子男爵位的。周代要称为君,必须积德累功。所以,孔子论语里讲的君子知道,关于德的部分比较多。那个时候讲究出身,讲究德行。要有人推荐,所以修德就是为了当官,成为君子,统治万民。

因此,本诗的本意,见的君子就不应该是朱熹讲的男女淫奔,那还是君子吗?

本诗三章,每章四句。结构相同。都是

风雨XX,鸡鸣XX。既见君子,云胡不X。

XX XX XX XXXX XX XX XX

每章前两句,写所见风雨,所闻鸡鸣,后两句,实写见了君子的心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三章是渐进的。

第一章,风雨凄凄,感觉有些寒冷,鸡鸣是说时间天将破晓,这时候本来就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加上凄风苦雨,格外觉其冷。《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鸡鸣了,要起身上朝了。朝既盈矣,是说上朝的人都站满了朝廷。所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夷?既然见到了君子,为什么不安呢?说明心里平静。

第二章,风雨潇潇,鸡鸣胶胶。风雨变大了。潇潇洒洒,雨借风势,下得越来越密,越来越大。鸡的鸣叫声,胶胶,是说鸣叫声纠缠混杂,此起彼伏。相对于第一章,只有一两只,两三只鸡在那里唧唧的叫,现在快要形成大合唱了。也说明时间的推移。既见君子,云胡不瘳?见到了君子,病也好了。

第三章,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风雨更大,如晦,雨骤风狂,天昏地暗。鸡的鸣叫声响个不停。说明所有的鸡都叫了。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喜,开口笑。原来是内心喜悦,现在是喜笑颜开。

三章,层层推进。进入乐曲的高了,情感的激发。

由于君子的概念后来变成了普通人的尊称,所以,原来的对于君臣的敬业的赞歌,变成了一首男女之间的小情歌。

“风雨凄凄”和“风雨如晦”,也在后代被广泛的引用。如:

李清照的《如梦令》“寻寻觅觅,凄凄惨惨切切。”‘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田,一番洗清秋。”“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妻,沈鹊应的《兰陵王》“醒来心情恶。更听胶胶声作。”

还有:

唐 杜牧 《阿房宫赋》:“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三:“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三:“沉卧失晓旦,喈喈闻鸣鸡。”

这里改变词序应是为了押韵。

本文内容由小琪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