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物勒工名怎么读音(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翻译)

导语:物勒工名——秦朝严把质量关,当今时代也就德国能比一比

各位看官都知道,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就是秦朝的一项法律制度,可以说万里长城的壮举,秦始皇陵等一些宏伟的工程如果没有这一制度,根本是搞不定的。

“物勒工名”是一个严密的技术质量监管体系,由春秋时期秦朝宰相吕不韦制定,在产品上刻出工人的姓名,其目的绝不是为了记录功劳,而是保存工作记录,以便在质量检测发现劣质产品时可以追究到责任人。从相帮、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产品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这是一种规范、完整的产品质量责任追溯机制。

秦国物勒工名制度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孝公时期。此制度启始于商鞅变法,但当时这一制度还很不完备,只有督造人(或日省者),不见主者和造者。惠文王至昭王时期,此制度较前期进一步完善,除了督造者外,出现了主造者—工师、工大人,造者—工。但这时题铭的格式仍不统一,有的为相邦、工师,有的为相邦、工师、工,有的为相邦、工师、工大人、工。从始皇时代开始,题铭的格式已比较统一化、规范化了。始皇元年至十年这一段时间的刻铭,一律为相邦、工师、丞、工等四级;始皇十年至三十七年这一段时间的刻辞基本上为工师、工等二级。

这一时期物勒工名主要运用于青铜器特别是兵器,秦国刻铭的兵器有秦子戈、秦公簋,秦公钟、秦公田等,造器人为秦公、秦子。广州东郊罗岗秦墓出土的始皇十四年铜戈,有刻铭“属邦工〔室〕蕺”,蕺为人名。工下缺一字。根据秦国兵器刻辞的通例,所缺的字有“室”和“师”二字的可能,如“少府工室邻”,“寺工师初”,“雍工师叶等。这时的“物勒工名”有三种类型:三级制(制造,主造,省造)、二级制(制造、主造或制造、省造)、一级制。

陕西兵马俑坑出土的上万件青铜兵器中,每一件兵器上都刻有各级管理者和制作者的姓名,且兵器工艺的精准度误差仅为0.8至0.02毫米,令人叹为观止。据CCTV纪录片《复活的军团》介绍:“从相帮、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我们已经无法知道管理的细节,但秦国的法律对失职者的惩罚是非常严酷的,这就是物勒工名的用意。”由此可见秦时质量管理有了一套较为规范、完整的跟踪监督考核制度,上至丞相,下至工匠都有明确的职责与分工。

后来秦国还将这一套办法运用于漆器生产管理。在睡虎地秦简中,有漆园生产、原料运输和管理方面,以及各类器物生产标准化等方面都有严格制度的记载,作坊标志有路里、宦里、宦里口、钱里大女子、赵里口、安里皇、女里等;生产者标志有文、介、但、忠、李、中、士五咸、士五军、士五皆、小男子左、小女子、大女子妴等。不少漆器上有 “告”(即造)、“包”、“素”、“上”等烙印文字,应是素工、包工、上工和造工等工匠在制作漆器时所烙上的戳记,它反映了秦代漆器制作有着多道工序,并且存在着“物勒工名”的产品责任制。配、供进、赏赐和人员迁徙等。

古有秦砖汉瓦,“物勒工名”,造就的是秦始皇陵内出土的上万件青铜兵器工艺的精准度误差仅为0.8-0.02毫米,古长城、城墙历经风雨至今仍屹立在中华大地。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建设中,为了保证建设的万无一失,建设者们采取了“谁焊缝,谁留名”的方法,在每条焊缝上,都刻上焊接人的名字,每一条焊缝的焊接人、焊接时间、焊接部位等全部记录存档,并由焊接人、施工负责人、质检员分别签字,“物勒工名”以此来追溯焊缝的焊接质量和过程。

本文内容由小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