㓥房的意思(郛房是什么)
导语:餪房:一个传承至今的风俗,一个你常挂在嘴边,却不一定认识的词
餪(nuǎn),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风俗,据说最晚秦代就有这个风俗了。餪最初的意思是,女子结婚后第三天,娘家来人送的食物。这个风俗,最初叫餪女。
新婚燕尔
后来这个含义慢慢扩大,结婚前后宴请新夫妇叫做餪房,后来乔迁新居,亲朋好友上门祝贺,也叫餪房。使用范围虽然扩大了,基本意思没变,那就是带上礼物,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上一顿,庆贺一下。
历史悠久的“餪”。“餪”作为一种风俗,最晚在秦代就已经出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全天下的小朋友上学就要用统一的识字课本——《仓颉篇》。这个教材是个合订本,由三个作者分别完成: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和胡毋敬的《博学篇》。在这本教材里,就给出了“餪”的解释:馈女也。
《仓颉篇》封面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太学博士顾野王,在他的字书《玉篇》里引用了这个注释。
《玉篇》183页
不过,顾野王可能没有看到,三国时期魏国的张揖在《广雅》里已经做了具体的解释。
餪:女嫁三日送食曰餪。(《广雅》 三国·魏 张揖)
尽管这个字一看就知道,应该是个饭局。但大家一致的反应就是:不认识。这个字也就成了训诂学者的私人玩具。不过,可气的是训诂学家的儿子也不认识。
难写难认的“餪”字。宋祁,因为一句诗“红杏枝头春意闹”,被称为“红杏”尚书。这位尚书大人就是个搞训诂的。这件打脸的事儿就发生在他家。
儿子结婚,三天后,娘家送来食物“餪女”。在食盒外贴了个条,大意是暖女的食物。宋祁打眼一看,就说:有错字。
儿子心疼媳妇儿,回房把条给改了,想着是改了错字了。毕竟有家传在这呢。改了之后,拿给老爹一看,更生气了。
宋祁火冒三丈:我最看不惯那些写错别字的,显得没文化。真没想到,你也是这个德行。
儿子吓一跳。那,那怎么写?
宋祁气的半天说不了话,缓过劲之后说,从食,从而,从大。
儿子是真不知道,回去赶紧翻字典,终于从《博雅》里找到了这条注释:女嫁三日饷食为餪女。
《广雅》(《博雅》)书页
隋时为了避杨广的讳,《广雅》改成了《博雅》。所以,宋祁儿子查的字典,其实是张揖的《广雅》。好玩的是,这件事是记录在宋代邵博的《邵氏闻见后录》里的。我怀疑邵博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记下的这件事。
餪女怎么就成了餪房?餪女需要三天后,可是祝福的人是等不及的,所以日子也就提前了。既然祝福,那双方都得祝福呀,也是就有了餪房。
餪房: 旧俗。结婚前后宴请新夫妇。(《汉语大词典》第17369页 )
有的地方是日子提前一天,结婚后第二天就开始餪房。
父母以帕盖其首,升轿同行。二日,父母遣人賫汤饼餪房;三日、庙见;七日旋马,乃执妇事。是之谓婚姻之俗。(《台湾县志》清·王礼 )
有的地方是在形式上花样翻新。
亲友剧分餪房。杭州此风大盛。或一洋或二洋,备办席饭,以及声色之技,东家皆不与闻,恭维新娘上坐,席间以四闺女相陪,其需一切赏封,均系新房所出,另日,东家须照餪房场头之大小,一样回谢。 (杭俗遗风(清)范祖述)
从各地的方志上看,大都有餪房的习俗,主要是围绕新郎新娘展开的。当然,也不限于新郎新娘。因为新婚要住新房,所以,餪房也就顺理成章的延伸到了乔迁新居的活动中。最起码,我所知道的北方大部分地方是这样的。
餪房变成了暖房。显而易见,“餪”这个字太不好认了。除了像宋祁这种专门研究文字的,还有那些知识渊博的“文化人儿”,大部分人是不怎么认识这个字的。不认识这个字有什么影响吗?没有。因为大家都认识另外一个“暖房”。这个“暖房”大家从唐代就开始用了。所以,生字不是问题。
“太仪前日暖房来,嘱向昭阳乞药栽。”这是唐代诗人王建祝贺皇后乔迁新居的的诗《宫词》。洪迈说:他们唐朝人就喜欢干这种事了。也就是说,唐代开始,人们就开始用“暖房”而不怎么用“餪房”了,这更深刻地说明,这个“餪”字是多么不招人待见了。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引领时代潮流的总是皇亲国戚。世间的事大致是这个理儿。宋皇开始管父亲叫“爹”之后,老百姓就纷纷的改了。皇后可以暖房,我们也要学习,无数激动地手从心底举起。于是,暖房来到了民间。
又升皇后,又迁新居,双喜临门。皇后开了个好头。同时,暖房也有了乔迁新居的意思。一来二去,全国人民都开始了“暖房”。这个“餪房”也就越来越不招人待见了。
可话说回来,不管是娘家给新娘子送吃的,还是亲朋好友上门祝贺新婚,还是祝贺乔迁新居,最终都得落在一顿饭上。这个“食”字是免不了的,毕竟,这才是“”餪”的本义。
但愿遇到“暖房”时,你还能想起“餪房”这个词。不过也无所谓了。毕竟,“餪房”时,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内容由小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