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对仗的句子(对联语大全及答案)
导语:论语说文之五十二——对联中的对仗
对联中的对仗
撰稿:成宇 | 主讲:成宇
上期答案
1.四渎:《尔雅·释水》中记载的四条河流,包括长江、黄河、淮水、济水。三光:古人称自然界发光的三种物体为三光:分别为日、月、星。
2.运用了合字的技巧,上联中“家边禾”就是“稼”,下联“浦上草”就是“蒲”。
正文
我们前边介绍了对联的产生及种类,今天我们谈一谈对联中的修辞。
对联中具有标志性的修辞手法当然是对仗。对仗,也称对偶、排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互对应意义的修辞方式。它的基本作用就是使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让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对仗,有宽严之分。所谓宽对,就是句式结构基本一致,词性相对的对仗。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风明月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当然作为对联的对仗,无论宽严,都有平仄的问题,但是今天我们暂且不讨论平仄,以后我们专门再讲诗词、对联中的平仄。
严对,就是严格、工整的对仗。它不仅要求句式结构一致,词性相对;还要求相互对仗的词词类相当,意义相关,文字相异。所谓词类相当、意义相关,不仅要求词性一致,还要求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比如“山花”对“海树”、“风高秋月白”对“雨霁晚霞红”。“文字相异”就是在对联的上下联中不能出现重复的字。前面提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太多重复出现的字,当然不能算作严对,“清风明月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虽然没有重复出现的字,但是相对的词词类不同、意义不相关,自然也不是严对。
对仗除了有宽严之分以外,还有自对、借对、流水对、正对、反对等。
自对,也称句中对、当句对,就是不但上下联相对,本句之内前后也相对。这种对仗,比较常见于长联。它可使对联灵活多变,产生抑扬顿挫的音律效果,如岳飞墓联:
将军报国,宰相和戎,义愤动千秋,臣节无惭追壮缪;
庙拓明朔,陵依霞岭,馨香绵万载,孤忠共喻有蕲王。
联中的“将军报国”不仅对下联的“庙拓阳朔”,而且还与本句的“宰相和戎”相对仗。下联亦然。此种对句形式音乐感强,使人读之上口,铿锵有致。
借对就是利用汉语的一词多义的特征,在某一个词语同时具备两种意义的状态下,作者在联中用的甲义,又借用它的乙义同另一词相对,如:
红白相间,醉后怎分南北;
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下联中的“东西”,在联语中的意思是“物品、物件”,又借它表方位的意思和上联中的“南北”相对。
流水对,也叫串对、走马对,是对联中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表达的对仗方式,出句、对句一脉相承,不可脱离,更不能颠倒顺序,犹如流水一般。比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正对,也叫同类对。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一致,相互关联,互为补充。比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比如:“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谈到正对、反对时曾断言:“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这未免过于形式主义了。其实不论是工对、宽对、正对、反对,还是串对,只要立意好,构思巧,用词妙,富于哲理,令人感奋,即为佳联。正如《红楼梦》里林黛玉和香菱谈诗时所说的:“若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一副对联,形式固然重要,但主要还是其内容,不能以辞害意。我们在学习鉴赏对联的时候,一方面要从对仗的方式上去分析、鉴赏对联的意趣,更要从巧妙的对仗中去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
本期试题
1.分析下面这幅对联是工对还是宽对。
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2.辨析下列对联中对仗的种类。
(1)人近百年犹赤子;天留二老看玄孙。
(2)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3)甘霖成瑞雪,百岭见千娇。
本文内容由小娴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