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如何深入研究《易经》的书(如何深入研究《易经》的方法)

导语:如何深入研究《易經》?

如何深入研究《易经》的书(如何深入研究《易经》的方法)

如何深入研究《易經》?

現在我們探討一下,就是如何進一步深入研究《易經》?

(一)要從最基本的本義入手。其實研究任何學問,都有最基本及必須閱讀的經典,研究《易經》最基本及必須閱讀的,不用想也知道,就是我們所說的《周易古經》,以及解釋《周易古經》在哲學上最有成就的《十翼》,又叫《易傳》,也就是我們今天《易經》的本文。無論你要研究《易經》的任何內容,你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對《周易》的經文、傳文的文字意義、內容,有正確而且比較深入的了解。因為只有對經傳的文字內容有比較正確的認識,才能規範你大腦的推理,令你的大腦由《易經》的道理引申發揮,即使發揮到極遠,也不致失去原來經傳的意義,這樣的話,你發揮得越遠,發揮得越厲害,你對易學的發展就越有貢獻。反過來說,如果你對《周易》經傳文字內容的理解不夠深入,根本不知道《易經》的內容範圍是甚麼,結果你在引申發揮中,往往會離開了經傳的內容,結果不論你說的是錯誤或偉大,都和《周易》無關,這樣你就會將《周易》這門學問,變成了胡亂發揮。所以研究《周易》最重要就是基礎的功夫,正好比我們以前學算術首先要將九因歌,或者最基礎的東西背熟。各位只要回憶一下,學校的課程都是最簡單而枯燥的,其實那些都是人類最基本的知識,當各位學的時候,未曾消化的時候,難免覺得沒有意思,但經過一二十年,你的大腦消化了這些基本的東西後,人生一切事情都可以應用,你的基礎功夫做得越好,未來的學術引申發揮就越偉大。《易經》當然不例外。

(二)要懂一點占筮,因為《易經》原來就是占筮。雖然在易學發展中,更重要的是義理,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民間的人,甚至大多數學《易經》的人,都仍然迷戀於最原始的《易經》的神秘東西,其中一項就是占筮,希望通過《易經》來占算未來吉凶。我們說研究《易經》的人應該略懂占筮,因為唯有如此,然後才能明白《易經》的哲理如何根據占筮的體例、方法,再發展為中國特有的、世界其他地方所無的古怪體系的哲學。因此,略為懂得占筮是應該的。但如果我們只是沉迷於占筮,而不在義理方面去追求的話,那麼我們的學習就只停留在西周時的水準,忘記了任何學術都是在發展進步中的這個規律,結果我們的學問只處於幼稚時期,不能達到今天發展的成就。因此,為了要真正了解《易經》和吸收《易經》對我們最大的好處,我們對這兩千年來發展的《易經》的哲學,或義理之學更應該有所了解。當我們在義理之學有高水準時,在占筮,醫卜星相等學上,也會自動提高水準,因為《易經》之之理會令應用在占筮時加上規範,指導你走向正確的判斷。至於其他風水,醫卜星相同樣也是這樣。因此,你真的在義理方面做到高境界的話,這些比較次要、初步的占筮或神秘學,自然而然就有所提高;反之,若沉迷於占筮,不從義理着想,你的占筮術永遠不會達到高境界。

(三)先學義理,再學象數。我們剛說到研究《易經》分兩大宗,或者二大派,就是象數和義理,究竟學習時,應該先象數後義理,還是先義理後象數呢?抑或象數義理同時學習才是比較好的學習方法?我們知道人是很難分心的,研究學問真正要了解,或真正有成就,首先我們要按部就班,第二要先專精然後廣博,有了專精做基礎,再廣博瀏覽,成就就大。如果先由廣博到專精,我們反而沒有了選擇的標準,會迷惑。所以從學習的精神、態度來說,今天學術界一般都認為,應該先研究義理,然後才象數。各位注意漢代易學是說象數的,剛剛提到的皮錫瑞,即《經學歷史》或《經學通論》的作者,他是漢學家,因此他應該是崇象數之學的,但他竟然勸人先讀義理最經典的著作──程頤的《伊川易傳》,可見即使以象數為最高標準的漢學家,都勸人先讀義理的易學經典之作,由這點可反證出我們今天態度比較公正沒偏見的人是否更應該先由義理入手呢?因為義理的作品容易記憶,容易學習,容易令各位接受。另外今天我們人人都要說道理,和古人不同。義理之學說道理,令人容易接受;象數之學,讀得人頭昏腦脹,不太容易理解。所以從今天的學習心態,或正規學習程序而言,先學習義理之學,然後進一步到象數易學就合理了。

(四)要正確看待《易經》、《易傳》及易學的關係。我們已明確知道,今天的《易經》是分開《周易古經》和《易傳》即《十翼》兩部份,加上後人研究《古經》和《易傳》所形成的「易學」,傳統認為這三部份,應該合而為一,當作一個整體來處理,只有到了民國時期,才有人開始將《易經》、《易傳》、易學分開,理由是《易經》是三千年前的著作,《易傳》是二千多年前的著作,而易學是一千八百、一千九百年前到今天的著作,不同時代的人,他們的智慧和側重的東西是不同的,假使我們將它混合為一,將它視為完全相同來處理,結果我們就會歪曲了書籍的意思,勉強遷就令它相同。

因此,今天最極端的學者認為,原本的《周易古經》是三千年前的著作,它說的是三千年前的人的想法,它的內容是三千年前人的思想、生活、歷史、行事等,你如果將它作為我們今天的想法、做法的標準,就不對,而且它原來的主要作用是占筮,你不能將它解釋為哲學。雖然原本的《易經》在占筮背後實際是說哲學,但是你不能忘記它表面的作用是占筮。《易傳》是根據《周易》的占筮體例和卦爻辭的文字,再將它提升到最高的哲學的,在它提升的時候,可能要歪曲了原來《易經》文字的意思,例如原來的「元亨利貞」只不過是大祭祀的時候,你問到這件事就是最吉利的。但到了《十翼》,已經通過《乾卦》的「元亨利貞」,說出了「元亨利貞」是天的四種推動萬物變化的過程,完全歪曲了原來的意思。因此,如果你以《易傳》解釋經文,認為經文是這意思,就誤解了原來《周易古經》的真意。

至於後來的易學著作,又是站在不同時代、不同需求、不同文化的發展上,將易學的道理發展到各種不同的範疇、不同的高度,因此和原來的《易經》、《易傳》也不同。因此,我們研究《易經》時,要明白它的歷史意義,將它分別處理,這樣研究《易經》時要了解《易經》原來的意思,研究《易傳》時了解《易傳》的真正意思,研究易學時,對歷代易學不同的取向、內容特色要有所了解。這對最嚴肅、要求最高的易學研究者來說,是非常對的說法。但這一種說法,太過極端,和古人認為三者要合在一起來研究,可以說是兩極端,兩極端都不是真理,真理在中間。因為這樣研究《易經》的話,便變成了只是有限幾個專家的責任,普通人何必這樣做呢?情況好比今天人人也研究電腦,你卻說今天的電腦科技沒有用,我應該研究最初原始的電腦,一部電腦像整幢樓般的那種電腦才是最經典,後來的電腦是歪曲了原意的!其實,每一個進步就是一種歪曲,我不要歪曲,所以物理學我只讀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愛因斯坦、牛頓都是違背了最早的物理學理論,因此我們今天的物理學也沒有用,只有亞里士多德那本物理學最經典。各位聽了有何感想呢?我相信沒有人會這樣。今天電腦進步是一種歪曲,歪曲就是改良,歪曲就是進步對不對?你接受歪曲,還是接受抱殘守缺,回到原始時代,用石器好呢?各位自己決定!

這一種溯古的學術態度其實是清學的餘毒,外國學者沒有的,只有中國學者才有。如果採取這態度,你就沒法真正了解原本《易經》的偉大,更沒法了解為何易學成為中國一切學問之母,在中國學問中影響最廣、最深,連不認識字的人也作為根據,因此我們既需要了解三者的不同,更需要接受學問一直都是在演進,演進是改良、矯正、引申從前的學問。擴充學問,你可以說是歪曲,也可以說是進步,兩個名詞,罵人時是歪曲,讚人時叫進步,各位選用那個名詞,就請自行判斷。因此,今天部份的人研究《易經》的態度是錯的,是一種時代的偏見,不值得讚揚。

(五)要懂得找參考書。國內有一本著作《中國古籍提要》,在統計易學著作時,由古代一直統計到一九一一年,有二千種。一九一一年大概到一九九〇年之間,易學著作再增加了一百四十種,論文有千多篇。其實這統計只會有遺漏,尤其在一九一一年到一九九〇年那一百四十種,關鍵是國內學者看不到國外所出的《易經》書,所以得出的一個很不完全的數據。但一九九〇年之後到現在,國內所出的《易經》書照我估計,至少超過三百多種,還不包括台灣、香港,如加起上來至少五百多,六百種。在這幾乎三千種的易學著作和幾千篇的論文裡,平心而論,有成就、有見解的比較少,附會引申重複的比較多。因此各位如何能夠知道哪一本值得你研讀,哪一本不值得你研讀呢?面對三千種《易經》的註解,你很難不感到困惑。

因此,我們需要這方面的專家介紹哪些書好,哪些書壞,或這門學問如何發展。各位可以看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它一開始就是專門介紹易學的書籍,那裡不但介紹了收入《四庫全書》的一百五十種,還收錄了很多編者看過,卻不收入《四庫全書》,叫存目的書,都做了介紹,你只要瀏覽那本書的提要(介紹),就知道那差不多三四百種古代比較重要的易學著作,好在哪裡,壞在哪裡,它側重在甚麼地方,研究得到甚麼成就。各位一想,我要研究天文,《易經》著作哪一本著作說天文?一找,《水村易鏡》就說得很清楚了。你如果自己每本翻查,可能很難找到,但你一看《提要》,它就有介紹《易經》著作那幾本書和天文有關,或哪一本與氣功有關等,這樣就可以按圖索驥,先讀這幾本書籍了。這可說是古代所寫最好的易學歷史和易學名著的介紹,可惜它只是到清朝乾隆年間就停止。另外,在日本人侵略中國時,日人找了一批中國學者,繼續這精神寫了《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裡介紹了《四庫總目》未收的很多易學書籍。另外今天也有人在寫這些書目,但沒有寫得那麼精彩。各位從這裡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各種書籍,看哪一本書籍合用,哪一本書籍成就大,哪一本是次要的,暫時不用讀。

除此之外,我覺得朱伯崑教授所寫的《易學哲學史》,共四冊,非常深入而且非常精闢地討論、介紹了古代重要的易學著作的內容,雖然他的文字思維比較難於吸收,但各位多讀幾次就能掌握,這本書平心而論,應該是這百年間研究易學的著作中,最全面、最深入,也是相對最嚴謹、最正確的一本書,各位讀了這本書,研究易學就有了一位良師。雖然我有很多地方不同意朱教授的見解,但這本書畢竟是百年來最偉大的易學著作,值得推薦。無論是早期北京大學、中期華廈出版社還是近期崑崙出版社出版的,或者是台灣繁體字版本,若看到都要先買下,將來再慢慢看。

(六)要懂得利用最新的出土文獻,和我們傳統的《易經》說法互相印證。雖然我們目前出土的《易經》資料不多,馬王堆的《易經》、《易傳》有二萬多字,是最豐富的。另外,秘密流傳到香港,寫在竹簡的《易經》比馬王堆的帛書更古老,是戰國中期的古抄本,現在已被國內高價買回,是我們研究《易經》的關鍵。甚至還有阜陽雙古堆,漢朝一個古抄本的《易經》等其他很多的資料,這些資料其實可以補充我們易學資料之不足,另外還可以證實我們古代傳說的可靠性。我們如果進一步研究時,應該利用這些資料,以增加我們對古代《易經》的理論、傳說的信心,甚至訂正文字的訛誤,但不應利用這批材料任意胡為,否定我們傳統有關《易經》的知識。當對古人所說的,對多錯少的信心增加後,就會幫助你自然接受古代的想法,不會懷疑,然後才有成就。

本文内容由小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