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而不言是一种智慧(言与不言皆智慧发言稿800字)
导语:不言的智慧,是对言的超越
汤漳平1:老庄皆崇尚“不言”或“无言”的智慧。
就老子的思想而言,“不言”与“无为”可以说是相当的、一致的,“不言”也可以说是“无为”的体现。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说“希言自然”,说“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说“大辩若讷”,皆与“不言”之意相通。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说“得意忘言”(《庄子·外物》),说“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外物》),更强调“不言”的智慧。
老庄对语言的本质、包括语言的局限有深刻的认识。“不言”是对“言”的超越,也是对“言”的延伸与补充,正如沉默是对言语的延伸与补充。就此而言,“不言”也是一种“言”,是“不言之言”,是超越了一般语言的无声的言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懂得“不言”也就不懂得“言”,不懂得沉默,也就不懂得说话。正如画中国写意画,不懂得布白也就不懂得作画,空白也是“绘画的语言”,是画面形象的延伸与补充。
《易·系辞下》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确是知人之言,也是知言之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浮躁浅薄的人话特别多,而沉默寡言却常常意味着更为深沉的思想和感情。
笔者解读:以学习语言和听歌唱歌为例 ,需要经过一个大量“输入”的过程,然后才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实现逐渐向外“输出” ,体现着“言”与“不言”的辩证关系。
汤漳平2:很多人都把“不言之教”的“言”解释成“声教政令”、“政教号令”。这种解释在这两章的语境中大体可通,因为这里说的是“教”,既与“政教”有关,则“言”不妨解释为“政教号令”。但是这种解释不能随便套用,同一词语,语境不同含义也不同。况且,“不言之教”的“言”本义也应解释为“言语”,解释为“政教号令”也只是根据上下文所作的引申解释,直接解释为“政教号令”,甚至还特别强调不是指“言语”,其实是不妥的。
汤漳平3:或说“知”当读作“智”,非是。虽然从道理上说“知道”与“不知道”(知与无知)可以对应于“智”与“不智”,但从句义本身来看,当读如本字。竹简本此句作“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可以为证。
余秋雨:世事混沌,如果对人对事达到了“知”的程度,那内涵一定非常复杂,总是一言难尽。因此,“知者不言”,至少不多言。如果滔滔不绝,有三种可能:一是以一见当全知,二是为掩盖真相,三是为了表演口才。这三者,都可归入“不知”的范畴。
《道德经全集》:老子所说的这句话,对全章起到了一个统领作用。“知者”之所以“不言”,正呼应了第一章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本章旨在探寻一条使人生通往和谐的“大道”。
王弼《道德经注》 :知者不言,因自然也。言者不知,造事端也。(知道的人不必说出来,顺其自然即可。讲道的人对道无知,妄加说教,制造事端。)
笔者解读:知道了也不必非要说出来,心中有数即可,沉得住气,大处着眼,与其说了别人理解不了,导致相反的效果,还不如不说,不是不想说,而是不必说,不宜说,或者能说明白才可以说。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