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在汉字演变的哪个阶段(草书发展过程)
导语:草书发展小史:汉字怎么慢慢变得“看不懂”了?
看到一篇草书作品,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看不懂。草书的写法与我们经常看到的工工整整的方块字已经相去甚远。草书是如何一步步演化并奠定了其“极高艺术性”的书法地位的呢?
一、何为“草”?
草书的“草”指“粗糙,不细致”,其实就是草稿的意思。草书就是用于草稿等需要快速、简化,比其他字体更加勾连环转的书体。
草书的特征概括来说是简便流畅,纵性飘逸,赴速急就,变化无穷。但草书不是乱书,其点画的使转勾连,都遵循严谨的法度。
二、草书的起源与发展
草书最早的形式是章草。
根据许慎、赵壹、卫恒等古人的说法,草书起于秦末汉初。最初的草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保存了隶书的主要骨架,结构明晰规整,是为章草。草书最初极有可能是各级官吏们为提高书写效率,而约定俗成的一种书体,是隶书的草写。章草带有浓厚的“隶味”
西汉草隶书法竹简(节选)
善于写章草的有东汉张芝、三国皇象、明代宋克等人。
皇象《急就章》(节选)
三、草书的成熟
章草进一步草化,最后在晋朝演变成了今草。
清代段玉裁说:“其各字不连绵者曰‘章草’,晋以下相连绵者曰‘今草’。”
东汉张芝最早打破了字与字之间不可勾连的规矩,章草开始向今草发展。张芝更是被后世誉为“草书鼻祖”。
张芝《冠军贴》(节选)
东晋的“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继承并发展了张芝的草书,更加飘逸传神。人们为将这种书体和古时的章草相区别而称之为今草。
王羲之《十七帖》(节选)
纸张的普及,大大推动了今草的发展传播。今草已经少见隶书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行云流水,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字形逐渐修长、参差不齐。今草的出现也标志着草书体系的成熟。
四、草书的艺术化
随着书法逐渐作为一种艺术呈现于世人面前,草书的艺术性逐渐提高。各书法大家的草书登峰造极,极具观赏性。草书逐渐褪去了文字本身的作用,成为书法家们直抒胸臆的载体。
唐代今草更加的潇洒飘逸,被称为狂草。它是由今草向狂肆的方向演化而成的,笔势连绵,放纵不羁,一笔数字,气贯隔行。
张旭是狂草的开山祖,有&34;之称。后来的怀素亦是狂草大家。二人将草书的艺术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节选)
怀素《自叙帖》(节选)
之后历代的文人墨客多模仿前朝的书法作品,出了不少草书大家。例如:北宋黄庭坚、明代董其昌、清代王铎。
近现代的草书书法家为建立标准草书、编纂草书字典等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书法造诣较为突出的有:于右任、徐伯清、启功等人。
启功《临皇帝内景经》(节选)
本文内容由小碧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