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门是哪里(应天门鸟瞰图)
导语:天下第一门:应天门。诗词:《应天门晨望》,五凤展翅天门翼
洛阳,历史最悠久的城市。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城市史、1500多年的建都史。
洛阳,中华文明历程中,最多朝代的发祥地。从最早的夏朝开始,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共有十三个王朝先后定都于洛阳。也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洛阳,被如此多的朝代青睐,在于天然的地理位置。地处中原,是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区之间的过渡带。东有嵩山,南有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西有崤山,北有邙山等作为屏障。北面还有黄河天险、太行和王屋两山的险阻;四周有虎牢关、孟津关、伊阙关、函谷关等控制交通要道。史称:“洛阳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洛阳,城市南、北有伊河和黄河,中间洛河穿城而过,曾经是京杭大运河的中心。京杭大运河,历经2500多年,全长约有1800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道,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之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洛阳在1300多年前,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城市中央有“万宫之宫”盛誉的隋唐洛阳城的宫城:紫薇宫,是隋、唐、武周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应天门,是紫微宫正南门,始建于隋朝(公元605年),有着“隋唐第一门”和“天下第一门”之称。是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七天建筑”之一,也称“天门”。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垛楼、东西阙楼及其相互间的廊庑,组为一体的“门”字形巨大建筑群。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东西长约137米,两侧阙高约37米。应天门是古代都城正门的最高礼制,其建制对北宋汴梁丹凤门、明清北京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在中国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应天门,在隋朝称“则天门”;公元705年,为避一代女皇(国号从“唐”改为“周”)武则天的讳,改为“应天门”;后朝又改为“五凤楼”。上有崇楼五座,以游廊相连。东西各有一座阙亭,形如翼翅,似五只凤凰,这是应天门最醒目的建筑特色。
一首《应天门晨望》,赞美在原有遗址上重建的应天门。
应天门晨望
梧桐初叶杏花雨,
往日凡尘尽涤去。
十角应天拔地起,
五凤展翅天门翼。
欲飞还立,
初阳带露碧空洗。
《应天门晨望》是《应天门序》的前言,诗文寥寥。文章中大多文字是对洛阳城和应天门历史的简述,可对阅读《应天门序》,略加帮助。
点击左上角“红色 门形图案”,可读乐门文学的全部诗词作品。三人行,必有我师;去糟粕,定存精华。欢迎评论、留言和指正,不胜感谢!
本文内容由小奈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