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推理的十大规律(数字推理技巧总结)
导语:数字推理规律总结(四)
十,做和数列规律总结
(一)三项做和数列规律总结
规律1:a1+a2+a3=a4。
例1:4,-2,1,3,2,6,11,(19)
思路:小数据居多,首先考虑做和,两项,三项或者更多项做和需要看数据之间的关系。
规律2:a1+a2+a3=n的平方(n为首项为2的连续自然数)。
例1:2,2,0,7,9,9,(18)
规律3:a1+a2+a3=首项为4,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例1:2,1,1,6,9,17,(38)
(二)两项做和数列规律总结
规律1:a1+a2=a4。
例1:10,12,13,22,25,35,(47)
注意:相邻两项相加得第四项,这种规律很少出现,但考试容易考到。
规律2:二次做和一次做差得到首项为20,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例1:6,11,13,24,24,(41)
注意:24-24=0,无法做差,不考虑首次做差。
规律3:a1+a8=12,a2+a7=12,a3+a6=12,a4+a5=12。
例1:1,9,7,4,8,5,(3),11
思路:1,数位=8,考虑多重数列的交叉分组;2,交叉分组均无规律,考虑数列本身规律。
规律4:a1+a2=a3。
例1:0,2,2,4,6,(10)
规律5:a1+a2=质数数列(13,17,19,23,29)。
例1:4,9,8,11,12,(17)
规律6:a1+a2=幂次数列(底数:首项为0的连续自然数,当底数为偶数时指数为2,当底数为奇数时指数为3)。
例1:1,-1,2,2,25,-9,(134)
规律7:a1+a2+1=a3。
例1:23,34,58,93,152,(246)
(三)数位本身加和数列规律总结
规律1:都是3的倍数(都能被3整除)。
例1:30,15,1002,57,(78)
思路:其他数正常,突然来了3个奇怪的数,如果一味找加减乘除规律,方向就错了,遇到这种情况应灵活应对。
题目特点:其他数位均为两位数,只有1002突然出现,其他数位相差很大(看单个数是否存在特点)。
(四)所有项加和数列规律总结
规律1:a1+a2+a3+a4+a5+a6=a7。
例1:1,2,3,6,12,24,(48)
十一,做差数列规律总结
(一)相邻做差数列规律总结
规律1:a2-a1=质数列平方。
例1:5,126,175,200,209,(213)
规律2:a3-a2=a1平方。
例1:2,3,7,16,65,(321)
规律3:2次(a2-a1)=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例子:1,3,6,12,27,(69)
思路:没有明显特征,直接做差。
规律5:a2-a1=幂次修正数列(底数为3,指数为首项为0的连续自然数,修正项为-1)。
例1:7,7,9,17,43,(123)
规律6:a2-a1Þa2/a1=首项为2的连续自然数。
例1:6,7,9,15,(39),159,879
思路:1,2,6到720跨度较大,应该是倍数关系。
规律7:2次(a2-a1)=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例1:0,1,4,11,26,(57)
规律8:a2-a1=首项为2,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例1:1,-3,3,3,9,(45)
规律9:a2-a1=首项为16,公比为1.5的等比数列。
例1:3,19,43,79,133,(214)
规律10:a2+a1Þa2-a1=首项为6,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例1:5,9,11,17,(21)
思路:大胆猜测,小心验证。
规律11:2次(a2-a1)=递推和数列(a1+a2=a3)。
例1:2,5,8,12,17,24,(34)
规律12:a1-a2=首项为48,公差为8的等差数列。
例1:170,122,82,(50),26,10
思路:第一个公差8是突破口,大胆推测下一项公差也为8.(大胆推测,小心验证)。
规律13:a2-a1=递推和数列(a1+a2=a3)。
例1:-23,-3,20,44,72,105,147,(203)
规律14:a2-a1=首项为-108,公比为1/3的等比数列。
例1:52,-56,-92,-104,(108)
规律15:a2-a1Þa2-a1=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例1:1,6,12,16,24,24,(40)
规律16:a3-a2=a1/2。
例1:36,12,30,36,51,(69),94.5
规律17:a2-a1=连续自然数(且负负正正循环)。
例1:3,2,0,3,7,2,-4,3,(11)
(二)隔项做差数列规律总结
规律1:a1-a3=a2/2。
例1:80,56,52,30,37,(23/2)
规律2:a3-a1=n的平方(n为以2为首的连续自然数)。
例1:-1,1,3,10,19,(35),55
思路:
1,前面数字比较小,后面数字都比较大,但多数的数字都围绕在小数上,同时括号前后变化幅度都不大,所以做和做差可能性比较大;
2,做和与做差除了相邻两项之间的和之外还可以考虑隔项之间,或者第一项和其他项之间的关系。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