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宋太宗时规定科举及第者的吏部考试要试判三道(宋太宗科举扩招)

导语:宋太宗举行了一次科举考试,结果太出乎意料,百姓直呼没见过

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以后举办了一次科举考试,此次考试被称为是历史上“最牛”的一次科举考试,那么他到底牛在什么地方呢?先来说说科举是什么意思,科举的意思就是“盖举分科目而举士人之义”。

在汉朝时期,科举考试已经有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制度,当时比较普及的制度是“分科举人,考试进用”,而且已经有了多种类型的考试科目,只不过当时不叫科举考试,而是称之为“对策”和“试经”。

到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以“试策”取士创立进士科,考试制度才被正式称之为“科举考试”,为适应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和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当时主要考的内容是有关国家政治和生活方面的论文,也叫试策。

科举考试制度虽然是从隋朝开始的,但是在宋朝的时候科举考试制度变得更加的完善,可以说科举考试制度成为选拔国家重点人才主要途径是从宋太宗赵光义开始的。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和明经两个科目,考试主要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直到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了诗赋、帖经和墨义,只以经义、论和策取士。

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二年登基,两个月后赵光义就举行了他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这是科举制度诞生了四百多年后的一次科举考试。但是此次科举考试具有非同一般的历史意义,这次的科举考试跟以往的科举考试比起来,更为特殊,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影响贯穿宋朝三百年。

那此次的科举考试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我们继续往下看:

1、人数最多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十六年,举行了十六次科举考试,录取人员一百八十八人,平均一次考试录取十二人。宋太宗赵光义主持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录取人数达到三百一十六人,进士一百零九人,其他的两百零七人。后面,赵光义派人查询考生档案,将已经参加了十五次科举考试没有中榜的人不论成绩如何直接全部录取,一共一百八十多人。这样一来,本次科举考试录用人员接近五百人,比宋太祖在位十六年的人数还多,也是科举考试诞生以来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次。

2、荣誉最高

宋太宗赵光义对考生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邀请所有高中的进士在天宝寺举办国宴,宴会以后给每人赏钱20万用来置办行头。还给所有高中者一项前所未有的特权,就是考生可以越过层层上级,直接向皇帝汇报,这无疑是当时那个时代最高的荣誉。

3、官职最高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期,科举进士的官职通常是从九品,超不过从八品。而宋太宗赵光义给这批进士的官职是各州的通判,有监督知州的权力,通判也叫副知州,比起宋太祖年间的官位,高出两三个等级。宋太祖期间状元,干上十来年才当上通判,而宋太宗期间的进士,一上任就领先宋太祖期间的进士十来年,宋太宗给的官职无疑是最高的。

4、晋升最快

古代人寒窗苦读参加科技考试,其终极目标不就是在朝廷谋个一官半职,在宋太宗年间的进士,晋升之快,更是超出想象。这批高中进士的提拔速度,是历代没有出现过的。这些人忠其中,有人在宋太宗这一朝就做到了宰相级别的。也就是说从一入朝堂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可见晋升速度是有多快。

宋太总时期非常重视科举考试,推动了科举制度的改革提升了对教育行业的重视程度,优秀进士更是在多方面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选拔出来的官员也都尽心竭力治理国家,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才能,官员们在朝堂上敢于大胆觐言,在人文、民风、军事以及外交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宋太宗开启了读书人的黄金时代,让人们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感悟。

本文内容由小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