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建没有一座新一线城市呢(福建为什么没有大城市)
导语:为什么福建没有一座新一线城市?
一.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和其它沿海省份一起作为较早开放的区域,对比内陆地区取得了更快的发展速度。但若干年发展下来,和跑在前面的广东、江苏、浙江相比,福建俨然是个发展低地——注意这里说的低地不是从全国平均水平来说,而是和前述发展的更好的区域做对比。
当然,区域经济发展指标有多重考量,比如GDP总量、人均GDP、财政收入等等,所以大家对我上文中认为的福建相对落后会持不同看法,这也是不强求的。但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在近些年热衷推出的城市榜单中,福建一直没有一座城市能取得类似杭州、苏州(更别说深圳了)这样的新一线城市角色地位。
二. 可能的原因
众多因素中,其中之一是福建由于作为前线因素制约了在城市相关建设上的大投入。比如以现代交通为例,更代表现代交通技术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福建省是近二三十年才开始大规模兴建——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福建只有一条出省铁路。
但这仅仅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在我个人认为,还有两个先天因素制约了福建的更好发展:人口数量 和 山脉丘陵为主的地貌特点。在此大基础环境下,总体经济体量规模有限,自然也无法孕育发展出一座晋身新一线的城市代表。
至于省内福泉厦长久以来的竞争和合作,那是另一个话题,也容易引起争议,这里就不谈。但作为对比,江苏在这方面更是竞争激烈,同样形成多城市竞争的激烈状态,却也跑出了苏州这样的新一线城市。所以多极发展虽然也是福建存在的现状,但我认为不是关键制约因素。
这篇文章也是希望借助这个话题,让大家对福建的地理和人口因素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地貌特点:多山脉丘陵,缺乏大面积平原
福建的地形特点为西北高、东南低,同时还有一个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而主要的平原多集中于沿海的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四块,在此之外的内陆南平、三明、龙岩区域,基本看不到大面积的平原。作为对比,江苏就不说了,广东和浙江同样算山地丘陵较广的地貌,但和福建相比,已经算是拥有更大的平原地貌了。看图说话:
可以大概根据灰白色区域大小看出平原面积大小
如图示意,浙江在杭嘉湖一带的平原面积(甚至更多丘陵的浙西南的温台区域的平原面积都比福建来的大)、广东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平原面积,和福建区域相比,可以明显看出差异。
四. 人口数量在沿海省份的垫底
广东 126012510
山东 101527453
江苏 84748016
河北 74610235
浙江 64567588
广西 50126804
辽宁 42591407
福建 41540086
上海 24870895
在沿海各省份中,福建仅仅比面积小的多的上海人口更多,如果扣除直辖市,单以省级区域对比,就是垫底的角色。关于人口数量方面的数据及解读就不展开更多了,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下历代福建区域的人口变化情况。
五. 个人解读:地貌特点和人口数量规模,约束了福建整体经济规模体量
如果说曾经的前线因素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对福建经济建设产生不同影响,但是这种外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海西经济区的提出就是正面因素,同期福建在交通建设上的投入就是全国相对领先的,所以不能视为一成不变的负面因素。
但自然地貌和人口数量是相对漫长时间内无法改变的。而经济的发展,这两个基本要素是非常关键的禀赋约束。由此,我个人的理解,福建基于这两个先天因素存在,在沿海相对发达区域里虽然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有意识的产业政策引导实现改变,但从中长期来看,是无法取得全国范围角度的领先角色作用,更多是作为区域一级的发展目标方向。由此,整体经济规模制约下,想跑出一座进入一线城市的角色,恐是很难的。
当然,认清基本面不代表我们不能发挥其它有利因素(比如海岸线漫长和具备多个优良港口优势),走出一条自身发展特色的路(比如宋元时期地理和初期人口一样面临制约,但当时的泉州抓住了经济重心南移 和 海贸兴起机会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就是一个范例)。所以此文不是给大家泄气,而是希望能从地貌和人口两个资源禀赋角度,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就达到本文目的了。
本文内容由小冰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