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为什么叫缶翁(缶翁印存)
导语:缶翁墨戏——浙博藏吴昌硕书画精品选
吴昌硕亦师亦友的任颐(字伯年)曾多次为其画像,有《芜青亭长像》、《饥看天图》、《蕉阴纳凉图》、《寒酸尉像》等,这些作品,是两位海派艺术大师深厚友谊的记录。其中,《寒酸尉像》最为精彩,也与苏州颇有渊源。
吴昌硕少时贫困,婚后便离家赴杭州、上海、苏州等处寻师访友,曾寓居苏州藏书家、金石学家吴云两礨轩。刚到苏州的吴昌硕生活很窘迫,为了糊口,经友人推荐做小吏以维持生计,《寒酸尉像》可谓那段艰难岁月的写照。当然,苏州更是吴昌硕的“福地”。正是在苏州,他有幸结识了杨岘(字见山),经常与其琢磨古文诗词,又在潘祖荫、吴云、吴大澂等著名收藏家处,见到甚多历代彝器与名人书画真迹,眼界大开,技艺日进,为日后成为书画大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昌硕(1844-1927),出生于浙江安吉,名俊、俊卿,初字香补,中年以后更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别号缶庐、老缶、老铁、苦铁、大聋、芜青亭长等。吴昌硕是清末民初海上画派的大家,“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是中国文人画所谓“以书入画”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中蕴涵的沈雄、浑厚,一振清末民初纤秀清逸之气,将写意花卉引领至粗笔、豪放的新境界。
吴昌硕书法艺术初学杨沂孙,中学石鼓文,再参学秦权量,琅琊刻石,泰山刻石等笔意体势,兼取秦鉥汉印、封泥、砖瓦等文字的苍古意趣,形成沉雄老辣、富有金石气之风格,体势茂密壮伟、气格不凡、颇有中国画“泼墨大写意”之气韵;篆刻艺术力追邓如石之笔法,方圆相兼、劲逸结合、易横为纵、字势参差、朴茂苍率,形成雄强苍朴、超迈前贤之气格;绘画艺术上溯徐渭、朱耷、石涛等古风,新学任伯年之新风,兼以金石之气入花鸟技法之中,形成天真烂熳、雄健古厚之风韵。
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吴昌硕是将中国传统艺术由晚清带入民国的领衔者,是以诗、书、画、印“四艺合一”的全面成就称雄于世的近代艺术巨匠,他以其自身的感召力和作品的感染力,深刻地影响了近一世纪以来的几代艺术家,如北京画派的陈师曾、齐白石,现代最具实力的名家傅抱石、李可染、黄宾虹以及近代海派诸家等无不源自于吴昌硕,其影响直至今日依然长盛不衰。齐白石就曾有诗道:“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本次“缶翁墨戏——浙博藏吴昌硕书画精品特展”共展出浙江省博物馆藏吴昌硕书画艺术作品50余件,展品年代从1890年至1926年,时间横跨近40年,多数作品集中于他创作的巅峰时期,件件精彩,可从其间完整看出一代大家的艺术风貌。
苏州博物馆馆长 陈瑞近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