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临帖的四种方法(临帖的几种方法)

导语:临帖步骤和方法四结合

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唯有勤临不辍,方得其法。“临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是书法人终生的必修课。

那么,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进行临碑临帖呢?古人和今人对此都有很多阐述,有共通,也有差异,我们要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方法,现分享四则临碑贴步骤和方法,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选临和通临相结合

选临就是对某一名家的碑帖,选准后要选择部分字重点临习,掌握其运笔、结构之后,再去通临碑帖全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重点完备,示范带头。而通临则也是必须的,不可偏废,通临是为了全面理解和掌握书家的风格,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以及通篇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进而达到全面了解书家的运笔、结构和书风,使自己所临碑帖尽量接近书家,而形成体的概念。

二、临帖与读帖相结合

临帖与读帖相结合就是手和心结合的过程,一般悟性较高的人练字,通常是大部分时间临帖,小部分时间读帖。当我们每个练书法的人下定决心之后,要把重点放在临帖上,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天天临帖,不可间断。很多人给自己制定了练习计划,每天必须临帖一定数量的字。毛泽东同志在青少年时期有这样一个信条:“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对我们书法人是最好的至理名言。小部分时间读帖,就是说当我们时间很短,不便动笔写字临帖,就拿起帖来从前至后阅读,这个读不是读文章,而是记字的形状、结构、主次、笔划搭配等。也要有个计划,每天记几个字,数量不限,久而久之,把帖上的字就记在心中了,这样就做到了心中有字,意在笔先,为将来意临碑帖和实现心手双畅打下基础。

三、临碑和临帖相结合

碑和帖是有很大区别的。碑是古人留在石碑上而后拓下来的墨迹,是古人的真迹。帖是后人临出来的墨迹,是临本。石碑是正宗,帖是补充和参考,二者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先写古人碑,以古人碑为主,后以帖作参考学习。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书法中,过早过多地学习后人的临帖,就会走偏,影响学习书法的质量,严重者还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所以,必须慎重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对临与背临相结合

又可以叫对临与意临相结合。这是临碑习帖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临习碑帖的高级阶段。许多古今大家对某一碑帖临习能达到成百上千次,这时基本上掌握了碑帖的全貌,几乎到了背临的程度。如果对临一遍,再背临或意临一遍,然后对照检查两者的效果,差别较大,说明临功还不到火候,还需继续努力,如相差无几,说明临习功夫已达到相当高度,这时就具备独立制作作品的能力了。

文徵明83岁书《梅花诗》欣赏,字特大,特清晰。

文徵明83岁书《梅花诗》

释文:

北风万木正苍苍,独占新春第一芳。调鼎自期终有实,论花天下更无香。

月嫁远域无非素,玉女精神不尚妆。洛岸苦寒相见晚,晓来魂梦到江乡。

小树梅花彻夜开,侵晨雪片趁花回。即非雪片催梅花,却是梅花唤雪来。

琪树横枝吹脑子,玉妃乘月上瑶台。世间出雀梅梢雪,便是冰雪也带埃。

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江边晓雪愁欲语,马上夕阳香趁人。

熨眼红苞初报信,回头青子又生仁。羁游偏觉年华速,徙倚阑干一怆神。

右咏梅花三首,因见禄之作图遂书其后。

时壬子冬十一月望 徵明

本文内容由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