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刘邦为什么写大风歌(刘邦大风歌是什么诗)

导语:刘邦是在街头混长大的,为何能写出《大风歌》这样的千古名诗

刘邦从小没读过什么书,是当街头混混长大的。可是他却能够写出千古名诗《大风歌》,这件事,确实让后人匪夷所思,甚至让那些写了一辈子诗也没搞出个啥名堂的人脸红不已。

(刘邦剧照)

那么,为什么不学无术的刘邦,能够写出这样的千古名诗呢?

咱们先来谈谈,为什么说这是一首好诗。

第一,气场强大。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气势磅礴,代入感非常强。只需要读一句,那一种俾睨天下的霸气,一下就出来了。没有相当深厚功底的人,是写不出这种气场强大的诗的。

第二,艺术精湛。

这首诗虽然只有三句,但是艺术手法非常纯熟。第一句起兴,第二句说事,第三句言志,可以说,先秦时期诗歌的艺术,都在《大风歌》中体现出来了。更为重要的是,这首诗言简意赅,毫不拖泥带水。从古至今,似乎很少有三句的诗歌。但是刘邦先生三句就写完了,他没有为了符合诗体,硬要凑成四句。

(大风歌)

第三,思想深刻。

《大风歌》一诗,把整个秦末汉初的时代特点,寥寥几笔就全勾勒出来了。秦末汉初,天下动荡不定,农民起义及诸侯争霸风起云涌。但是,笑到最后的是刘邦。“威加海内”“衣锦还乡”,刘邦在这里,把四年楚汉相争的历史过程,以及他内心成功的喜悦和自得心情,表露无遗。

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明白,统一并非是结束,而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等待他的还有最严峻的考验。诸侯王们拥兵自重,随时有造反的威胁。同时,匈奴又在边关虎视眈眈。但是,刘邦却并不敢让这些诸侯们去抗击匈奴,因为抗击的结果,是可能造成新的分裂。所以,刘邦才说:“安得勇士兮守四方。”

第四,影响巨大。

历史上帝王能写诗的也不少,写过很多诗的也不少,但是,有几首真正流传下来了呢?乾隆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有没有一首留下来呢?很显然。刘邦的《大风歌》能够流传下来,确实不是刘邦是皇帝,而是因为他这首诗确实写得好。

那么,刘邦本身没文化,为什么却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呢?我谈谈我的观点。

(四面楚歌)

​其一,内容真实。

刘邦这首诗,其实就是写实。除了第一句,后面两句,全是说的真实的东西。无论是一统天下,还是衣锦还乡,还是担心诸侯拥兵自重,还是担心匈奴入侵,没有一句是虚的,全是大实话。

我们知道,诗歌最重要的就是真实,必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真实的心情。后世另外一个帝王李煜,他的词写得好,也是因为真实,被人称为“赤子之心”。而乾隆皇帝的诗,仅仅是一些辞藻的堆砌,没有一句是他真实的想法,更多的是掉书袋,炫耀自己有学识。因此,乾隆不真实。

真实就是感人的,感人的就是留得下来的。

刘邦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他写出了他真实的想法,所以我们觉得很感人。

第二,刘邦受民歌的影响。

刘邦虽然没读过书,但他一定唱过民歌。民歌相当于那时候的流行歌,在那个年代是深入人心的,大家都在唱的,也是那时候常有的音乐形式。一些娱乐行业,也常常唱那样的歌。刘邦作为一个整日在街头混的人,甚至也经常光顾娱乐场所,他当然熟悉那样的歌。

我再举个例子。韩信在垓下围困项羽的时候,为什么让人到城中去唱楚歌,士兵们就散了?说明楚歌深入人心。刘邦也是楚人,难道他还不会写两句歌词吗?

有人会说,就算刘邦会写歌词,但《大风歌》第一句明显是借鉴了《诗经》中赋比兴的手法呀。其实,这是误会,在当时的楚歌里,赋比兴的手法太普遍了。屈原能够写出《楚辞》,就是他学习借鉴了民间楚歌传统的结果。

说白了,刘邦就是用民歌唱出了他真实的心声,这个歌“天然去雕饰”,因而成为千古名诗。

(参考资料:《史记》)

本文内容由小馨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