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陕西秦腔名人大全刘(秦腔刘丽华的斩秦英)

导语:(18)梨园名人:秦腔著名须生刘立杰

刘立杰(1874-1935)秦腔演员、教练,工须生。字子英,陕西临潼县雨金屯人。生于农民家庭。七岁时入私塾读书,十五岁,因家贫不能继续上学,乃在泾阳县城内学木匠手艺。性本聪慧,兼以对秦腔的爱好,自动听会许多零段戏词,更以他天生的歌喉,每逢夕阳西下,他便放开嗓子演唱自乐,门外常常聚集不少的群众,静听着他的清唱。听者越来越多,唱者越唱越红,在群众的鼓励下,他决心放弃了木匠手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二十二岁时到本县胡家岩胡魁所领的魁盛班(后改华清班)学戏。从此,人们不呼他刘立杰,都称他为"木匠红"。

立杰中等身材、清俊象貌,气质沉稳大方,态度安娴儒雅;不浮夸,不多言,和蔼可亲,彬彬有礼。具有王帽须生、袍带须生的极好外表,兼以他金声玉振的嗓音,唱来清逸绵远,浑厚甜润,中气充沛,字正腔圆。他长于安工老生,唱工繁重的戏最为拿手,如《八义图》、《李陵碑》、《让都城》、《乾隆打宫》、《豫让剁袍》、《黄河阵》、《反徐州》等,皆称绝唱,对气宇轩昂,风度文雅的帝王卿相、文入学士一类的人物,如《打金枝》的唐代宗,《状元媒》之吕蒙正,《徐州堂》之徐达,《忠保国》之杨博,他都演得活灵活现,高人一筹。在农村广场演出,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众声嘈杂,不可遏止,只要刘一登场,即可寂静无哗。唱《李陵碑》"杨继业来泪滴血,低头不语怨天爷,既然生下贼仁美,不该又生老杨业"四句,最为精采。每唱台下必有如雷的彩声。唱《八义图》"幸喜得今夜晚风清月朗,可怜把众烈士一命皆亡"两句,亦为得意。有些观众只要听此即可满足而去。唱《激友》"我的志气比天高"一段的"时不来"三字,往开一杨,改[带板]唱"暂且把(有一小腔)麟角将养"拖腔,好听至极;再接唱"有一日风云会我要(这两字是他加的)倒海翻江",可登时给人一种志士不可屈的气象。又如:"鱼池水得了风能起波浪"的拉腔,旁人都是唱完"波浪"二字,小腔后随着拖腔,他说"腔"必须由字而出,应当唱出"浪"字,再拖长二音,方为合格。一次,澄县高庙三月过会,有两家戏班对台。渭南少华村戏班,不惜重金,托人求情,将立杰约去,正会那日,唱《吴起回国》》刘扮吴起的父亲,出场只唱了"上得城楼用目瞧,吴起儿呀你回来了"两句,对面台下观众便蜂拥这边台下。村民们知是刘立杰来为庙会演出,即刻抬食盒,捧礼物,办酒席,张罗不尽。那边台上一时慌乱,不知所措,最后只得以输台败北。而刘立杰却被称为"神艺"。他常串演《黄河阵》之燃灯道人(净脚,勾金脸、乃秦腔须生在此本戏中的定规,因为此戏中花脸过多,燃灯且有大板乱弹,故由头牌须生串演)和《国土桥》之豫让(也勾脸),其脸谱并唱工,均具特色。

辛亥革命后,刘先入檬苓社任教,民国四年(1915),入易俗社任导演。此间他自编自导的剧目有《中牟令》、《贺家坟》、《鲁相拨葵》、《子平别解》、《文山殉国》、《双烈女》、《艾孝子》等。他传师授徒,不循旧习,对学生排戏,先讲剧情和人物身份,后教念唱。民国十三年脱离易俗社,自组"秦钟社"于三原,后改"新声社"。他一生培养出的戏曲人才有百名以上,为人称道者有耿善民、刘毓中、刘易平、王斌秦、崔晓钟、王应钟、刘琼钟、惠醒秦、姜望秦、汤秉钟等。民国二十三年,甘肃省慕其名,用飞机将其接到兰州演出。轰动全城。民国二十四年病故于西安,享年六十一岁。

本文内容由小心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