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集试验和沉淀反应(凝集试验和沉淀试验实验报告)
导语: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凝集和沉淀反应
今天整理了下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一个是针对大分子抗原,一个是小分子抗原,两者容易混淆,所以放到一起了。
凝集反应
一、定义:颗粒性抗原或覆盖了抗原(或抗体)的颗粒性物质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二、特点:颗粒性抗原如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物质如醛化红细胞、聚苯乙烯胶乳颗粒等。反应分为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出现可见的凝集现象两个阶段,是一种定性的检测方法,也可半定量测效价。
三、分类
1、直接凝集试验:颗粒性抗原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在电解质的参与下,出现凝集现象。
(1)玻片凝集试验:定性,常用于菌种鉴定、血清学分型、ABO血型鉴定。
(2)试管凝集试验:半定量,常用于检测血清中有无某种特异性抗体,如肥达外斐试验。也用于交叉配血。
2、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物质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现象。常用载体红细胞和聚苯乙烯胶乳颗粒等。
(1)正向间接凝集反应:用抗原致敏载体检测相应抗体。
(2)反向间接凝集反应:用抗体致敏载体检测相应抗原。
(3)间接凝集抑制反应:用于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与致敏抗原相同的抗原。
(4)协同凝集反应:载体为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适用于细菌及可溶性抗原检测。
(5)间接血凝试验: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人的O型红细胞或绵羊、家兔的红细胞制成抗原致敏的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反应。
(6)胶乳凝集试验:抗原与载体聚苯乙烯胶乳颗粒结合致敏后,与抗体发生凝集。
3、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反应中的红细胞是未经致敏的受检者新鲜红细胞。主要试剂材料为抗人O型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4、抗球蛋白试验:用于检测不完全抗体,广泛用于血液病检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是检测RBC上的不完全抗体,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是检测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
沉淀反应
一、定义: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适当条件下形成沉淀物的现象。
二、分类
1、液相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在含电解质的液体介质中反应,形成沉淀物。
(1)絮状沉淀试验: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形成絮状沉淀物。
(2)换装沉淀试验:将抗原叠加在细小玻璃管中抗体溶液的上面,抗原抗体在两液交界面处特异性结合,形成白色沉淀环。
(3)免疫浊度分析:特异性强、效价高、亲和力强。R型抗血清是较为理想的实际;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抗体过量;最适PH值6.5-8.5,一般用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反应液;增浊剂以PEG6000最为常用。
透射免疫比浊法:抗原抗体形成的复合物能引起液体介质出现浊度,使光线透过量减少,被吸收的光线量与免疫复合物形成量呈正相关。
散射免疫比浊法:激光照射在液相中的免疫复合物是,部分光线发生散射,通过测定散射光的强度检测抗原的量。
2、凝胶内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分别放入凝胶内扩散,两者在比例合适的位置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又称凝胶扩散。常用凝胶有琼脂、琼脂糖、葡聚糖或聚丙烯酰胺凝胶。
(1)单向琼脂扩散试验:待测抗原扩散,与抗体形成沉淀环,沉淀环大小与抗原的浓度成正相关。可定量检测。
(2)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抗原与抗体均在凝胶中自由扩散,形成沉淀线。沉淀线靠近含量低的一方,弯向分子量大的一方。可用于鉴定抗原或抗体的纯度。
三、免疫电泳:免疫扩散和电泳相结合
(1)火箭免疫:单向扩散和电泳相结合。作为抗原定量测定μg/ml以上含量。常用于抗原蛋白定量。
(2)对流免疫:双向扩散和电泳相结合。敏感度比双向扩散高8-16倍,可测pr至μg/ml。常用于定性分析、效价测定和纯度鉴定。
(3)免疫电泳:区带电泳和免疫双扩散相结合。定性试验。用在纯化抗原和抗体成分分析及正常和异常免疫球蛋白的识别。
(4)免疫固定电泳:区带电泳和免疫沉淀反应相结合。常用于M蛋白鉴定,尿液B-J蛋白检测及κ\λ分型。
本文内容由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