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道德经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解释(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

导语:《道德经》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

“道生一”。老子的“道”是有本物本像的,不是平白无故的出现在脑子里。道德经中有对“道”的具体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这个混成之物就是老子的“道”,它的性质及其运行规律被老子称作“道”,而混成之物的本体被老子称作“大”。

这个“大”是什么呢?通读道德经后我明白了,这个“大”是日月的重叠之象,也就是“日食”或者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日全食”时天空生成的黑太阳。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认为太阳和月亮是一同出现的,并且认为比天地更久远。这是当时的天文知识不够先进引起的误会。

“大”是太阳和月亮的日食现象这不是胡乱猜测,是有道德经经文来证实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就是对日食现象的描述。 而“道冲”与“冲气以为和”是一个意思。 阴阳交错,和合之事。

太阳和月亮重合在一起,这时太阳的“用”似乎不那么充盈了。天空上的日食形成的现象就像深渊一样深不见底,似乎万物都是从那里出来的。过了一会儿,太阳又亮了起来,“道”转瞬即逝,似乎并没存在过。 老子那时候不知道这种现象如何称呼,以为是某位上古神灵的孩子站在了太阳(象帝)的前边。

正因如此,才有“玄牝之门”以及“天地根”的语句出现。

“一生二”找到了一,那么二就呼之欲出了。可以为天地母。说明老子认为天地是由“日食”而生,所以“二”就是天地。

“二生三”天地是二,那么天地生的三又是谁呢? “人”为三,当之无愧。

要解释这个三,需要依据道德经的经文进行一些推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上边说了,冲气以为和就是“道冲”,也就是太阳和月亮的阴阳和合之事。

道一的阴阳有和合,天地怎么可能没有。天空向上无限深远,大地向下也深不见底,那它们俩和合的地方就是人类生存的地表,脚踩着地,头顶着天。

有人会说地表的生物多的是,为什么是人类为三呢,这要看下一句。

“三生万物”地表生物是很多,但人类是特殊的存在,人类有远超其他生物的记忆,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个人思维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这个强为之容就是根据个人思维来形容“士”的,哪种性格的人就偏向于去形容“士”的那方面性格。并非“士”具备那些性格。想像能力致虚极,守静笃。这是人理清脑中杂乱事物的前提,并非修“道”的什么门路。

而这些还不足以将人称之为“三”,最关键的一点是人的语言及表达能力,因为这个能力,才有万物之“名”,也才有“道”。所以能赋予万物之名的能力被同“道”一样在开篇就被老子提及,且“名”字的出现比“道”字还多,可见老子还是以人为本而论“道”的。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几句如果您认真读了文章已经明白其中释义了,就不多解说了。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这句我有两个理解,看哪个更符合您的心意。

一;行凶作恶之人好好地活在世上,并没有因为其作恶而死去,其中必另有原因,这个我一定要向他请教一下,他是如何做到的。指老子想进一步探寻“道”的玄机。

二;行凶作恶之人不死,是因为人们的谩骂和诅咒行为已经大大发泄了对其的不满,所以人们的仇恨没那么高了,这就给了他苟活的机会。那么利用“道”的理论,老子要称赞他是人们的榜样,如此来彻底激发人们对他的仇恨。恨之极,大家自然组织起来将其拿下,或者直接报官将其抓起来了。

依据老子“无为”的心境,我认为第一种更符合老子本意,但第二种更合“道”理。算了,不去管它。【老子的经中讲王公自贬称 孤 寡 不谷

也是第二种意思。所以说符合“道”理。】

本文内容由小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