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七夕杨朴(七夕宋杨朴这首诗的解释)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杨朴的这首《七夕》非常有哲理,说理也一样有妙趣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七夕 杨朴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七夕 杨朴(七夕宋杨朴这首诗的解释)

01

宋代杨朴这首【七夕】 很有意思。

借牛郎织女说理。用现代话说蹭了“七夕“热点来说理: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主理的诗,对那些喜好唐诗的人来说,常有味同嚼蜡之感。

当然也有武断之嫌,梅尧臣和后续的杨万里的诗意境也不错。

但诗如能用简洁的句子,深刻地表达一种哲理,也不能不说有其特殊的妙趣。

诗的作者从牛郎、织女七夕踏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发端,别出心裁,表达了作者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

02

杨朴的这首《七夕》,就是具有这种妙趣的哲理诗。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前两句设问:就是我不明白,牛郎是什么想法?非得邀天上的仙女来织满天的锦绣云霞有点多此一举吧?

这两句来得非常奇,出人意料,让人措不及防,当然现代也有这样的人,但是后面你就明白杨朴没有这么肤浅。

我们也可以反驳,这才能显出隆重和难得一见,虽然有点“劳师动众”,但是人家一年相聚一次,你还不允许人家隆重一下吗?

读到这儿也许会让人认为杨朴有故作惊讶状,哗众取宠了吧?实际不然,诗歌的魅力就是最后两句转变让你措手不及。

但杨朴可不是为了质疑而质疑,这是为诗的末联所发的奇论,做了有力的铺垫。也是诗歌最常用的手法。

但这诗的灵魂在:”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己多”。

表面说每年人们都要在七月七日晚上向天上的织女乞求赐予刺绣、纺织等的聪慧、智巧,但实际上,人间的智巧己经是很多了,多得有点可怕。

诗人在这里并非是在赞扬人间的机巧,而是来了一个大转弯,诗人不是批判巧智,而是借题发挥:行恶的智巧:有巧取牵夺,互相倾轧,以及繁复、杂多而又绞尽脑汁的勾心斗角。

使诗具有了横空出世、奇崛诡辩之美。当人间充分运用他的机,巧来进行勾心斗角的时候,要邀织女来已无意义。诗人的愤世嫉俗之情表现得很是恰当、巧妙、深刻。

杨朴在那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种思想和见识是很深刻的,加之诗语简练、晓白、朴实,就使诗思凝重、洗练,富有趣味。

03

杨朴这首七夕诗充分运用了诗中的表达手法,而且更加炉火纯青:

诗词常是头两句或者写得令人一看莫名或者惊讶,或者把景写得很美,但是后面两句却突然转折,如过山车一样令画风急转。

这种手法很多或者有名或者不出名的诗人是经常使用的。也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吧?

这种铺垫或者反衬,或者前后强烈对比,或者借景寓志。

但是运用不好就成了“不愁强说愁”了!一切看作者的水平如何发挥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杨朴的这首《七夕》非常有哲理,说理也一样有妙趣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