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楷书结体法则中疏密均匀体现在哪些位置(楷书四体有哪些)

导语:「书法评论」5:楷书结体的四疏四密

楷书结体的四疏四密

董孝曾

宋代大书家米芾曾书写匾额「天慶之觀」四个大字,「天」「之」两字皆四笔,「慶」「觀」两字笔画繁复,四字放在一起殊非易书。米芾在结体上处理好疏密关系,做到疏处能走马,密处不通风,气势飞动,令人观止。

由此可见,写好字除了基本点画符合笔法,写得有笔力外,还得考虑字的结体,注意间架结构,而疏密关系又在楷书结体法则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不容忽视的。本人学习了传统的书法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按疏与密相反相成的辩证观点,提出了楷书结体「肥疏瘦密,中疏外密,就疏避密,小疏大密」十六字的「四疏四密」之说,与书法界同仁商讨。

一、肥疏瘦密

字的书写,在结体上一般是不宜疏,也不宜过密,但汉字的笔画有简有繁,要使仅一二笔的单体字与笔画繁多的合体字排布在一起,又使人感到映带得宜,浑然一体,其疏密关系的处理,应该使原来笔画稀少具有疏势的字,书写时宜肥,即笔画粗壮有力;原来笔画繁复具有密势的字,书写时宜瘦,即笔画瘦峻挺拔。

字例:

注意肥疏瘦密,但也要考虑字要大小相称,才能气势生动。正如米芾讲写「太一之殿」四字,岂可将「一」字肥满一窠以配「殿」字,古人讲:「小,展令大;大,促令小;疏,肥令密;密,瘦令疏。」写字须疏密相宜,其意亦即在此。

二、中疏外密

在一字之中,不管笔画多少,在笔画分布上也都存在疏密关系,尽管名家字体风格迥异,有的紧密,有的疏朗,但不会字无重心,笔画散乱无章,也不会因惧松散而一味扭结,形成束薪冻蝇之态。要使一字之中各个笔画安排得体,就得注意中疏外密。

中疏外密要求中宫舒展,使字体有中心,即九宫格的中间一格,或米字格的交叉部分,不宜使笔画过密,有拥挤之态,外面的笔画也不宜太疏,有散乱之态。

如教、放、道宜写成:

不宜写成:

三、就疏避密

字不欲疏,亦不欲密,但有些字本来笔画较多,书写时就得就疏避密,使其繁而不乱,密中见疏。颜鲁公云「密谓际」,亦即此意。有如观赏名菊,见数百朵聚于一株而无重花叠叶之感。密而不犯,自然成趣。在书写时,可按疏密得当的意愿,在处理笔画的长短、肥瘦,或在笔画形态的变换中,有避有就。避者,惧其相触;就者,恶其相离。避就得当,结字自然得体。

有些字的笔画比较少,就疏避密,岂非会产生空白之处,此乃不足虑。清代邓石如有云「计白当黑」,没有笔画之处同样重要,有如一幅国画,在画面上常留有一定的空白一样。虚处藏神,实处就法,书写时错落有致,使虚实相映成趣,可一扫刻板呆滞之态,使字体姿态自如。

四、小疏大密

学生习字,书写小字常患地位小,点画杂乱。书写大字又患地位大,点画散漫。苏东坡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为此,写好小字,结体宜疏,当作大字来写,使其有宽绰疏朗之感,地位伸展有余;要写好大字,结体宜密,当作小字来写,使其有整密无间之感,而无纷乱散漫之形。若能如此,作书不论大小,均不患无成矣。

本文内容由小心整理编辑!